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动观察

劳动创造美丽世界

砚林

2015年04月27日16: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全世界劳动者为之欢欣鼓舞,因为这是劳动群众自己的节日,是他们享有光荣感和崇高感的时刻。起源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国最优秀的劳动者都会得到表彰,全社会会传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其他劳动者会争相向他们学习。“五一”这一天,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最美的人是劳动的人,最美的景象是人在劳动。劳动是人类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手段,劳动者是劳动的人格化主体。这种劳动之美,犹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样,隽永深刻,因为人类文明本身就是劳动创造的奇迹。

首先,劳动美是最高意义的美。从哲学上讲,人只要一劳动,就从上帝那里夺回领地;从文化上讲,人只要一劳动,就抛弃蒙昧走向文明;从经济上讲,人只要一劳动,就摆脱贫困实现富裕。因为劳动的需要,人类有了语言、文字、音乐、艺术,人类满足了衣食住行,进而创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世界。从人的生命个体成长看,一个人只要发现了劳动之美这个道理,就能通过劳动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乃至拯救自我;从一个社会看,崇尚劳动之美的社会,是文明进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都会是一个富足的社会。所以劳动之美,无论对于人类个体还是对于人类社会,都是最高意义的美,也是全世界劳动者共通的语言和价值观。

其次,劳动美是各种美的审美基础。欣赏美、判断美,确定一件事物是否是美的,需要一个基本的价值基础。美可以有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也可以有形式美、变化美等多种分类,更因为审美主体不同,在世界各民族、各文明形态、各历史阶段存在巨大的审美差异。只有劳动美,打破了人与人的审美界限,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强烈共鸣,让所有人都能在同一个价值观平台上进行交流。无论人的肤色、种族、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等存有多大差距,只要一个人开始劳动,就享受了美、收获了美,也成为审美的主体。就像今年“五一”中宣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十名最美职工一样,劳动之美可以通过普通人的劳动获得审美诠释。

第三,劳动美不能被鄙夷甚至被抛弃。老子曾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反言之,缺失了美的信念,也会缺失对恶的是非判断。丢掉了劳动美的自豪感、光荣感,就会产生诸多恶言恶行。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鲜活事例。例如本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大计,一旦缺失了劳动教育,不能很好的培养青年一代懂得珍惜、收获成长的意识,甚至二十几岁的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也成了社会问题。又如搞经济若是丢掉劳动美的理念,只重视资本收益忽视劳动收益,会给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巨大伤害。由于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劳动的轻视,制造业急需的高级技工“有价无市”的新闻不绝于耳,“用工荒”成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让干部参加体力劳动,他曾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也曾与赫鲁晓夫在干部是否应参加体力劳动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历史研究者若是探寻苏联亡党亡国的奥秘,自其领导人赫鲁晓夫之始不知劳动对于国家领导者的重要性可窥一二。鄙视劳动、抛弃劳动美的理念,其恶果在《国语》中有精彩论述:“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总之,人作为审美者,能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人本身的劳动之美,是非常了不起的认知飞跃。反映在人类普遍遵循的节日上,可以看到因为“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确立,使得普通人从忙碌于各类神明诞辰的节日、自然时令的祭祀之中解放出来,有了给自我庆祝的节日。劳动者作为人类文明价值创造的主角,也因为有了劳动节而获得了光荣感和神圣感。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只要有了千千万万勤劳的人民,人人坚持以劳动为美的理念,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就成为必然。

所以,只要普天之下弘扬劳动美,就会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创造一个美丽的世界。

(责编:闫妍、秦华)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