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动观察

工会咋改才能不跑偏

张立凯

2015年12月07日10: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的消息,虽然对工会改革公众早有预期,但仍然引起了社会舆论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广泛关注。

“四化”问题危害大。多年来,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和其他群团一样,工会组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倾向,影响了工会组织履行职责,降低了工会组织的亲和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导致工会在职工群众心目中的分量不断下降。毋庸讳言,有些制度和环节已经到了非改不可、马上要改的地步。

坚持群众性最紧要。工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职工群众。工会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群众组织,工会紧密地联系群众,尽心尽力地为广大职工服务,把职工群众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团结在工会之中,这是工会的立身之本。这就要求工会工作必须去机关化、行政化,坚持用群众化的工作方法来做工会工作,依靠职工和会员办会,组织职工群众去做职工群众的工作,动员职工群众去服务职工群众、教育职工群众。

谋划改革硬措施。当前,各级工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广泛性和代表性不够,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组织覆盖不到、覆盖不全等,与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期待还有差距。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要靠改革。从此次全总改革试点来看,把握住了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坚持问题导向、职工需求导向,改革方向对头,改革举措得力,值得公众和广大职工期待。

重心下移强基层。坚持面向群众、服务为先,着力解决基层工会实际问题,改善“倒金字塔”结构,通过“减上补下”,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扁平化管理,将人员、经费等资源向基层倾斜,配齐配强基层工作力量,着力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着力增强代表性。各级工会的领导班子、常委、委员、代表和工作人员要明显提高基层一线人员比例,评先评优向一线倾斜。打破身份、级别、编制限制,增加兼职、挂职和志愿者的比例,从各行各业选调优秀同志来做工会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要特别注意破除唯出身论和僵化教条执行的现象,防止为满足比例而降格以求、滥竽充数的状况出现。只要知职工、懂职工、爱职工,能够胜任工会工作,就应当吸收到工会工作人员的队伍中来。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各级工会要建立健全联系职工群众的长效机制,增进工会干部与职工群众的感情。完善维护职工权益制度和困难职工帮扶机制,按照职工的生物钟来安排开展工作,让职工“进得了门、找得到人、办得了事”,让“5+2”、“白加黑”成为工会工作新常态。加强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推广窗口化、平台化、项目化运作方式,打造职工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要从为职工提供一般性的物质服务、生活服务向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素质提升等精神性、文化性、发展性服务延伸。适应互联网发展和青年职工需求,打造网上职工之家,运用新媒体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职工、凝聚职工。

改革要力戒“等靠要”。工会改革要积极作为、勇于担当,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工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着力解决“代表谁、联系谁、服务谁”的问题,,把工会工作深深植根于广大职工群众中间,采取有力的改革措施,更多关注、关心、关爱普通职工群众,把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旗帜牢牢掌握在手中,使广大职工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使工会真正成为惟可信赖“职工之家”。

(责编:闫妍、秦华)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