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各地工会及产业工会

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面对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家中土地荒芜的状况,工会采取“工会+合作社+农户+旅游”模式,盘活了土地,使农民工踏上了返乡创业的“绿色致富”路——

一个贫困县工会的扶贫路

2016年07月18日10:16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7月14日,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永宁镇中兴村,高速公路旁42亩挺拔的“工会林”迎风挺立,迎送着四方的过路人。半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山和荒地,除了平时过来放牧牛羊的农民,一直人烟罕至。

上世纪80年代,生产责任制把田分到农民手中,农民恨不得把自己的田耙得比女孩子的发髻还漂亮。而如今,随着中国西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土地没人耕种,渐显荒芜。显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高农业生产率必须实现规模化,进而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工会在其中有何作为?关岭县总工会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观察镜鉴的样本。

“空心村”里难致富

“村子里稍微年轻一点的都出去打工了,你拿什么去和别人拼发展?”7月14日,永宁镇党委书记聂旭云这样对记者说。

永宁镇是西部地区一个典型的以打工经济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乡镇。据不完全统计,该镇现有近3万人口,出门打工的青壮年劳力约有7000余人,留下的大部分人员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有的村民组甚至只剩下几户村民,其余的家庭都是举家出门打工。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留守农村务农的农民大多年龄老化、技能单一、信息闭塞、观念滞后。“谁来种田”、“谁来养猪”的问题凸显。一般性的农业种植经济效益较低,种田从主业跌落为副业,年纪大的农民只能在耕地里象征性地种些苞谷,留下了大片的荒田和荒山。

“种了好东西,不知道怎么卖,去哪里卖,最后卖出白菜价。”今年57岁的村民王兴国说。曾经,他和村里几户村民在自家田地里试种猕猴桃,由于规模小、没技术,猕猴桃树成了“放养”状态。第二年结出来的果子只有小土豆大,拿到市场无人问津,无奈之下只好将猕猴桃树砍了又种苞谷。“那时候咱也不懂推销,如果告诉别人这是不打农药的绿色食品,或许还能卖点钱,但是量太少了。”王兴国苦笑着说,他虽然想致富,但是感觉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儿子和媳妇举家在广州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的桌子才会坐得满满当当,平时就只有寂寞的老两口。两人带3个孩子,守着三座院子,还要打理儿子的十几亩地。每天不是围着孩子转,就是围着土地转。

该镇中兴村里的空巢老人们多半兼顾着孙子,他们劳动生活的时间刻度和孩子上下课时间高度契合。“早上起来做饭,送孩子上学,回家后下地干活或者处理家务,做完中午饭再接送孩子,下午基本上做不了什么事,下午4点左右还要去接孩子,回到家就没办法出去了,要照顾他们。”王兴国说,一天几次往返学校,对空巢老人来说,最熟悉的道路就是去学校和下田。种苞谷是他认为最方便、省事的谋生办法。“种子一撒就基本不用管了,坐等收成就行。”他粗粗估算了下,村里大概有1000多亩荒田,好一点的地大多成了苞谷田、辣椒地,其余的经济作物几乎没有。

“70后不愿种田、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提种田。”他无奈地说。

“工会+合作社+农户+旅游”

今年1月,关岭县总工会与团县委、工商联、农商银行等单位达成种植“工会林”造林绿化共识,这40多亩林子就在中兴村边的荒坡上。而在下村调研时,县总工会的干部们也同时发现了中兴村存在非常严重的“空心村”问题,如何根据当地实情破解这一难题?工会干部在思索着……

最终,经过多方论证,县总决定结合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采取“工会+合作社+农户+旅游”模式,通过当地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抱团发展,实现种养殖业产业化,增加规模效益。

中兴村民董树洋在2005年以前外出打工,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后,2006年他开始养殖黑山羊。他从50只羊开始创业,每年创收10余万元以上。2016年,董树洋被评为安顺市劳动模范,成了全村的致富带头人。县总找到董树洋,提出希望由他牵头带领当地村民抱团致富,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工会负责帮助合作社牵线搭桥、推广宣传。

很快,在县总的指导下,中兴村成立了关岭达州福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工会为会员提供化肥、农药,承担40亩“工会林”的养护工作,董树洋带着村民在林子的空地上种草养羊。“黑山羊吃得多,放养会把林子毁了,所以还得放养与圈养相结合,走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对于村民的收入,他提出,土地流转的村民到合作社务工每天有工资收入,还可享受到公司收益后的分红利润。

“这改变了农户流转土地时一次性收取租金的传统做法。农户以土地入股,委托公司经营,根据收成好坏享受所提供土地上收成的10%~30%比例份额;公司帮农民把种养殖基地建立起来,最后以实物来分成。”董树洋对记者表示。

有人带头,村民的致富热情很快被激发出来。董树洋很顺利地和100多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在1500余亩荒地上种植晚秋黄梨、车厘子、伍红梨等经济果林。在迈向公司化经营的关键路上,县总帮助董树洋协调了100多万元贷款,注册成立了贵州苗岭永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到合作社打工,每天工作8个小时就能赚到70元。一个月下来,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2000多元。”中兴村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即使在种植没有收成的最初两年,农民也能有一笔收入。

永宁镇目前正在修建贵州省首个室内高山滑雪场。董树洋瞅准旅游发展机遇,在高山滑雪场承包了300亩荒地,预计在今年11月,一片主产晚秋雪梨、车厘子、冬桃的果林即将诞生。

“一条龙”关心农民工返乡创业

“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土地活起来,让农业生产成为一个吸引人的行业。这其中工会组织可以结合自身地域实际,在服务农民工创业工作中做大量工作。”关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郭兴国介绍说,以中兴村为例,今年合作社在县总的牵头帮助下,第一次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走出大山,将羊崽卖到了广西、海南、贵阳等地,这在过去是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关岭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军也认为,城市并不是农民工的唯一出路和归宿,城市需要农民工,但农村更离不开农民。他认为,农业也是“实体经济”,而任何实体经济都离不开“人”,农村也不例外。“工会可以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吸引组织更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他说。

据了解,目前,关岭县有外出务工人员5万多人,返乡农民工近1万人,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2200多人,创办企业及实体800多个,年产值8300多万元,解决就业1.2万人。关岭县总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实行“一条龙”关心、全过程关注,开展“保姆式”服务,深受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欢迎和好评。

周艳是关岭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之一,两年前她用多年务工积蓄的60多万元在家乡办起养猪场,去年就盈利17万元。今年需扩大养殖规模,但资金有缺口。关岭县总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来到周艳家了解具体情况。第二天便带着县农信社负责人来考察,落实贷款事宜。第三天带着周艳再次来到镇里,迅速办成了贷款。

从政策咨询到手续办理,从办理程序到融资协调,从成立工会到开展活动,一个个企业就这样从小到大,慢慢走向正规。钱军表示,关岭县是个农业县,这些村级企业建起来后,工会重点抓好工会组织建设,符合建会条件的,要求必须建立工会,不符合建会条件的,通过行业性工会来覆盖,并做好服务,切实发挥作用。工会还在开展劳动竞赛、实行困难帮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有作为,更好服务企业发展。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地方工会报道
新闻检索:    

全总要闻

全总发布会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