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模风采

42年荒山秃岭植树3000多万棵

种树工人终圆“造绿梦”

2017年08月03日08:41  来源:《工人日报》

夏天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绿树茵茵,泉水潺潺,而在40多年前,这里却是一片荒山秃岭。如今的美好景象都要归功于董鸿儒。作为苏木山人工森林的播绿者,他带领林场职工在条件艰苦的高寒地区连续奋斗几十年,使华北落叶松在高寒山区大面积栽植获得成功,填补了内蒙古西部高寒山区造林种树的空白。

从18岁到60岁,15330个日日夜夜,董鸿儒与山为伴,使3000多万棵树木茁壮成长。苏木山绿了、美了,董鸿儒多年的梦想也成了真。

倔强汉子的“造绿梦”

当年,新婚不久的董鸿儒来到苏木山,开始了他的“造绿梦”。护林站是一间又小又矮的破旧土坯房,可孤独的生活、刺骨的寒风、恶劣的环境没有改变这位倔强汉子的“造绿梦”。

为了尽快让苏木山披上绿装,董鸿儒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刚出生不久由于生病夭折的第一个孩子他连看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

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董鸿儒狠下决心把家搬到“鸟不拉屎”的苏木山上。由于交通不便、离县城远、缺医少药,他的第二个、第三个孩子先后因患急病得不到治疗而夭折,可他无怨无悔。

董鸿儒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当时真是痛不欲生,但如果放弃了,怎么向党和人民交代?怎么向我死去的儿女交代?这反而更加坚定了我誓死绿化苏木山的决心。”

1960年春季,内蒙古计委和林业厅批准苏木山建立国营林场,董鸿儒在这里当起了种树工人,开始带领大家试种桦树、杏树、榆树。连续两年,他栽种的4000多亩林地大面积枯黄。

之后,董鸿儒到多地林场考察学习栽培技术,试种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他带领职工们把淋湿的树苗装进麻袋捆好背上山,再用特制的铁皮水箱把35公斤重的水从沟底背到山上。背着沉重的树苗和水箱,他们要爬倾斜30多度的坡,最远要爬到7.5公里的地方去种植,每天要往返两三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董鸿儒这一帮汉子造林方法的不断改进,华北落叶松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达到了85%以上,大面积育苗造林获得成功,加快了绿化荒山的进程。

子承父业奉献绿化

足迹印遍苏木山的沟沟壑壑,栽下满山的绿色。就这样,董鸿儒所在林场坚持每年造林1万多亩,至1980年全林场造林总面积达到10万多亩,当年产值已达3亿元。

董鸿儒爱山爱树如爱命。1979年,董鸿儒被任命为林场场长。他带领全场干部职工不断向苏木山的宜林地区开拓, 苏木山的山头绿了一座又一座。到1999年,苏木山人工营造华北落叶松已达12万亩,林材蓄积量为30万立方米,价值5亿元。这个数字,是1999年前国家给予苏木山林场总投资的50倍。

1999年,60岁的董鸿儒卸任了林场场长一职,但他对苏木山的热爱之情从没懈怠。退休后,他在苏木山林场接壤处承包了一片林地,培育树苗,继续为绿化生态环境辛勤耕耘着,直到现在。

无私的奉献与付出,让董鸿儒在任职期间被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子承父业,现任苏木山林场场长的董存战是董鸿儒的第四个孩子。1965年,董鸿儒试种的落叶松、油松和樟子松成活了,在这个幸福的时刻董存战出生了,这对董鸿儒来说,可谓是喜上加喜。

当已经退休的董鸿儒听说董存战接任苏木山林场场长一职,他只说了一句话:“干就要干好。”曾经在这里饱尝艰辛的董鸿儒以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将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奉献给了苏木山,父子俩齐力为苏木山的绿化事业继续奉献着。(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刘畅)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