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各地工会及产业工会

内蒙古:“七有”标准让职工创新工作室充满活力【2】

2017年10月11日09:55  来源:《工人日报》

“七有”标准让职工创新工作室充满活力

201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把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列入了全区劳动竞赛的重要内容,并纳入了对各盟市工会、自治区产业工会年度实绩考核之中;在各盟市工会、自治区产业工会推荐的基础上,择优命名了130个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建立了奖励制度,对命名的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分别给予了2万元的经费补助。4次召开全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座谈会或推进会,总结推广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深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意见》,明确了创建目标和任务,规范了创建标准,提出了创建管理和推进措施。全区多数盟市、旗县工会强化了对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将这一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给予高度重视,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安排部署,加强督促指导,合力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包头、呼伦贝尔、通辽、鄂尔多斯等盟市总工会对本级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分别给予0.5万元至2万元不同额度的经费补助。一些企业把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纳入劳动竞赛和职工全员创新实践活动的大格局中进行评比表彰,对评出的创新项目、创新成果和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有效地激发了广大职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热情。

为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规范化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从实际出发,在提升创建质量、发挥作用、扩大影响上下功夫,提出了职工创新工作室规范化建设的“七有”标准:

一是要有劳模(高技能人才)领衔:职工创新工作室必须有1名旗县级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或有专业技术特长、实践经验丰富,在本行业、本专业(工种)、本企业中有一定影响,得到业内认可的技术能手、金牌工人等高技能人才领衔;

二是要有创新团队:有一支3人以上的职工技术创新团队,团队专业技术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要相对合理,团队协作氛围浓厚;

三是要有活动场地:有面积适当、功能明确的固定场所(一般不少于20平方米),用于学习研讨、创新实践和成果荣誉展示,有职工创新工作室牌匾等规范性标志;

四是要有设备设施:有专业技术资料、器材工具、电脑网络、实验仪器等开展创新活动的必要设备设施;

五是要有工作制度:建立团队学习、活动开展、创新计划、成果发布、奖励激励和内部管理等制度,台账详实,档案资料完整;

六是要有经费保证:所在单位要为职工创新工作室提供必要经费,确保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七是要有创新成果:每年至少有一项创新课题或攻关项目;每两年至少有1~2项创新成果获得盟市、自治区产业(系统)或自治区级以上相关部门认定,并取得一定成效。

按照这一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各产业工会积极争取党政和企业的支持,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得到了有力保证。内蒙古一机集团为卢仁峰劳模创新工作室提供了3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并投入资金配备了电焊机、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和图书室、活动室等,布置了荣誉展台、创新成果展板等,为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内蒙古赛科星繁育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孙伟创新工作室从创建伊始就受到了集团工会的高度重视,先后投入50万元用来支持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室有独立的25平方米创新阵地,并配备有胚胎操作仪、体式显微镜、胚胎冷冻仪、活体采卵仪、显微操作仪、孕检B超声波仪等专业设备,为工作室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孵化环境。创新工作室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工作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工作室创新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工作室消毒防疫制度》《工作室畜禽标识制度》《工作室科研设备管理办法》《工作室科研流程-奶牛性控胚胎生产与移植技术流程》等规章制度,保障了创新工作室规范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破解难点问题,带动职工进步

创新攻关能力是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内蒙古自治区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聚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点、重点,确定并承担创新课题和研发项目,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各成员的创新潜能。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卢仁峰是内蒙古一机集团焊工,也是该集团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解决轮式车辆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等23项技术难题的攻关,取得了38项创新成果。其中,“解决轮式车辆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项目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500万元以上,工作室开展的“新型民品科研项目‘铝摇枕’焊接攻关”,填补了兵器集团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彻底解决高速列车枕梁完全依靠进口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像卢仁峰这样的创新团队在内蒙古有很多。内蒙古北重集团车工、全国劳动模范郑贵有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共完成集团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60余项、提合理化建议560多条,为集团节创经济价值达657余万元;鄂尔多斯电业局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江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采用全交换方式组建信息化网络”设计方案节约投资千万余元;呼伦贝尔市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职工、自治区劳动模范钟志波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的边坡监测及滑坡预警系统,每年可多采边帮煤200多万吨,累计创造利润近亿元。

呼和浩特市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国峰创新工作室,围绕发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使发酵指标降低10%,每年为公司节约原材料费520万元,增产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500万元。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吴险峰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5年来,对大型电机转子拆装器、全自液压提升平车降高系统等进行改造,完成创新项目20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累计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2亿多元。

创新工作室在发挥自身创新优势的同时,带动更多的职工参与到技术创新中来,共同破解企业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内蒙古自治区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挥辐射作用和培育功能,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采取岗位练兵、名师带徒、网络交流等措施,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尤其注重培养青年工人,在建设一支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技术工人大军中充分发挥了创新工作室的重要作用,职工创新工作室成为了人才集聚与人才孵化的有效平台。

通辽发电厂热工分厂包金英创新工作室,利用工作室DCS培训基地,结合生产一线实际,从设备安装、系统控制和调试等,对工作室成员及年轻职工进行系统技术培训,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尽快掌握检修等基本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北重集团戎鹏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戎鹏强“手把手”带徒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在他带出的16个徒弟中,有2名已成为技师,13名成为了高级工。他先后举办了多期技能培训班、高技能人才技艺现场演示会,通过经验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徒弟们传授操作技巧和经验,使100多名技能人才受益。

实行动态管理,强化成果转化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深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意见》,明确了创建目标和任务,规范了创建标准,提出了创建管理和推进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实行分级创建与管理。职工创新工作室由基层单位按照职工创新工作室标准创建并命名。创建规范、作用发挥良好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可以向所在旗县(市区)工会申报旗县(市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盟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应从所属旗县(市区)工会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中产生;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系统)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应从所属单位创建并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中产生。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还对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评估考核,对挂牌后连续3年没有创新成果的职工创新工作室,按有关程序取消称号。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规定,申报内蒙古自治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必须是盟市工会、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系统)工会已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且在申报前2年内有创新成果获得过内蒙古自治区级以上奖励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已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且,持续创新、不断出成果是工作室不被摘牌的“刚性标准”。要求每年至少有1项创新课题或攻关项目,每2年至少有1~2项创新成果获得盟市、自治区产业(系统)或自治区级以上相关部门认定,并取得一定成效。

乌海电业局输电管理处的“郑璐职工创新工作室”近3年,共“诞生”了56项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成果,6项成果获国家级专利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推广。

“永葆创新活力、不断推陈出新是工作室生命力所在,我们不敢丝毫松懈。”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郑璐表示。

自治区总工会还将建立创新成果转化机制,通过签订技术合同和建立创新成果交易平台,对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进行市场化运作,使职工创新成果走向市场、产生效益。

按照规划,到2019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将创建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000个以上。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工会将继续大力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进一步发挥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深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等活动,带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广泛开展,在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中充分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广大职工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李玉波 李锋杰)

(责编:实习生、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