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各地工会及产业工会

四川省总工会的扶贫实践

2017年11月02日07:58  来源:《工人日报》

“美好生活真是越来越近了!”接受技能培训、参与土地流转,不仅可通过就近就业实现年增收2.4万元,每年还能在集体经济中获得4000元分红……最近一年来,回洞桥村村民王源超脱贫摘帽的故事不断被“复制”。

回洞桥村,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榕山镇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在那里,700余户村民像王源超一样曾备受贫穷困扰,他们散居在海拔800多米的进宝山下,由于基础薄弱、经济落后,收入渠道单一,守着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却多年走不出贫困洼地。

2015年,致富“春风”吹到了这个偏僻的小乡村。巨变,源于省里来的扶贫队。

赶上了扶贫好政策

深丘地貌、沟壑纵横的回洞桥村,距场镇8公里,辖村民小组13个、715户2348人。“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灌溉基本靠天、耕地基本靠牛”,这样的情况延续多年。

2015年,四川省总工会牵头,联合省委编办、四川医科大学、泸州老窖集团、合江县等单位,对全村贫困户进行摸排,精准识别贫困户99户310人,为贫困户建立一户一卡、一户一台账,实现贫困户动态管理。

省总工会调研发现,贫困户致贫主要缘于种植结构单一,农产品商品率低。“扶贫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抓好幸福美丽新村、乡村道路、教育事业等10项重点工作,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在多次考察回洞桥村后,确立了“一年打好基础,两年巩固提升,三年辐射带动”的脱贫思路。

路畅通才能引来财富通。看到回洞桥进村坡陡泥泞的黄土路,省总工会出资100万元,会同西南医科大学做好村民聚居点的道路环境工程。同时,立足回洞桥村实际,拨出100万元专款帮助建设活动中心及所联系贫困户危房改造;每年支持合江县农民工培训经费20万元,开展劳务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回洞桥村及周边农民实现种植养殖技术提升,协助做好村民劳务输出。

工会组织还协调对接相关部门,落实林下养鸡、稻田养鸭、生猪养殖、柑橘产业发展等6个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已经形成林下养鸡全产业服务链扶贫模式,由省总工会直接划拨产业扶持资金60万元,采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贫困户”的方式,以二维码溯源系统为切入点,保证品质、打造品牌,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工会‘好亲戚’给村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幸福来得太快!”因鸡苗长势过快,回洞桥村村民张福银最近又扩大了自己的鸡圈,他感慨赶上了扶贫好政策。

区域产业扶贫“一拖七”

根据省总工会制定的3年脱贫规划,目前已形成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为重点,以回洞桥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脱贫致富的抱团发展模式。

回洞桥村主管产业发展的党支部副书记彭麟,是省总工会下派的驻村干部。他告诉记者,榕山镇辖区回洞桥村周边,还有望城、塘沟、华石、进宝等7个村,为形成集中连片精准扶贫,省总牵头探索打造大区域村集体经济。一方面,建立“1+7”联村党委,打造在工作上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考核的脱贫联盟,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精准扶贫工作;另一方面,建立“1+7”联村集体经济公司,建立联村股份合作运营机制,壮大区域集体经济。

依托于回洞桥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主体,将周边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等要素入股到回洞桥村,由回洞桥村集体经济公司统一管理运营,通过盘活石场、林地、土地、鱼塘等固定资产,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注入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再融资等,不断拓宽集体经济的业务领域。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公司整合各村资源近300万元,预计2017年收入43.9万元,将用于建立村级扶贫基金、发展基金、公益基金。

“单一村落发展势单力薄,不仅寻求合作难,而且致富门路少。”回洞桥村相邻的进宝村支书牟荣强感触很深。以往村民赶集散卖,成本高且销路难寻,现在搭载回洞桥村的林下养鸡全产业服务链,守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大家心气儿高、干劲儿更足”。

脱贫路上不掉队

工会牵头引路,回洞桥村独特的产业扶贫模式成效日趋显著。

由龙头企业带模式、带技术、带市场的温室养猪项目,在得到泸州市支农资金、省科协、泸州老窖、西南医科大学总计60万元资金捐赠后,又吸纳25户贫困户共5万元小额信贷入股,如今实现了资金变资产、资产变收益、收益变基金的良性循环。预计今年将出栏生猪1050头,实现集体经济收益22万元,届时贫困户将获得10%入股分红、集体经济获得20%发展基金,余下70%将全部用于贫困户帮扶。

工会在回洞桥村定向引进了制衣厂项目,把扶贫车间办到了村民家门口,解决“帮扶资金造血难、小微企业落地难、贫困劳力顾家难”的问题,不仅盘活了扶贫资金,村民就近务工每月收入可达2000元。

如今,回洞桥村民们日渐鼓起的钱袋子,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村民回乡支援产业发展。45岁的彭明清回乡后,利用自家鱼塘养鱼养鸭,月收入超过6000元;村民李建超于2015年获得10万元精准扶贫无息贷款后,第一年涉足林下养鸡产业便实现了20万元纯利润收入,还带动周围10余户村民共同致富;返乡青年朱华贵依托回洞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

“绝不让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这是李登菊初入回洞桥村时许下的承诺。

村支书李武琼见证了回洞桥及周边7村的巨变,望着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悬挂的“2015~2017年回洞桥村贫困户精准帮扶规划表”,他感慨道:“工会‘好亲戚’把村民不敢想的未来变成了真切的美好生活,不负对我们的承诺!”

路平坦、业红火。焕然一新的回洞桥村是四川工会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成果缩影。自2015年起,四川工会直接联系贫困村283个,帮扶联系贫困户9256户,帮扶贫困农民工7.4万人次,实施扶贫帮扶项目625个,协调项目资金3.8亿元。

“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四川工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登菊说。(记者 李娜)

(责编:实习生、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