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热点专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最新消息

新时代技术工人成为创新主力军

——来自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的报道

2017年12月13日08:29  来源:《工人日报》

2017年7月,《钢丝绳——要求》这一国际标准的出台,实现了我国钢丝绳行业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工作的零突破。从“标准的执行者”变身“标准的制订者”,背后是一支国内行业领先的“大国工匠”队伍。在日前举办的“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上,贵州钢绳集团钢丝绳制造工艺专家陆萍的分享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由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工人日报社、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主办的“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是12月8日至10日在京举办的“2017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以“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为主题,来自14个省市的工会组织、央企国企工会负责人参会,围绕贯彻“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等议题,从不同视角诠释工会组织在培养产业工人队伍,开展职工“双创”活动中的新作为,以及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汇聚创新力量中的平台效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一大批懂技术会创新的一线工人正在崛起为创新的主力军。“一路走来,我觉得作为一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人才,就是对‘当个好工人’的最佳诠释。”大庆油田一线采油女工杨海波深有感触地说。从18岁走上工作岗位,“当个好工人”就成了她的奋斗目标,一干就是23年。为了提高油田的产量,杨海波针对各种生产问题展开技术革新,共获得各类成果奖励41项,取得国家专利12项。

“30多年前,当我的同学都希望自己长大成为科学家、歌唱家的时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有本领的技术工人。”张雪松,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的机械钳工。在高速动车组研制生产过程中,他攻克了高速动车组车体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完成20多项工装设备技术改造,为公司成功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做出了突出贡献。依托以他名字命名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了13个创新活动小组,每年完成技术创新100多项。

“在这次创博会的舞台上,既有高大上的复兴号,也有一线职工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小发明、小革新。这些项目虽小,却非常实用,有效推动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党委书记王大军认为,一线职工是“双创”的生力军,众多发明创意成果凝聚着广大职工的辛勤汗水,也是广大职工良好精神风貌的精彩展现。

“大国工匠”分享的创新故事令人惊艳,背后则是工会组织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广大职工搭建了创新创业的广阔平台,充分激发了广大职工创新才智和创造潜能。

“2016年,全国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091.3万件,技术革新项目64.2万项,发明创造项目20.7万项,荣获国家专利项目13.5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项目18.5万项。”全总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王俊治表示,工会将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职工素质和创新水平,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等活动,加强对职工创新成果孵化,发挥各级职工技协组织作用,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业技术委员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创新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推荐优秀成果,促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记者 彭文卓)

(责编:实习生、闫妍)
分享到: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