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动观察

挖掘劳模“红利” 展示劳动荣光

评论员 韩韫超

2017年12月14日08:43  来源:《工人日报》

当学子们从与劳模(工匠)的近距离接触中尝到更多“甜头”,学到更多干货,会从内心生发出更多对技能的崇拜,对职场的向往,对专业的热爱。

据《工人日报》近日报道,日前,包起帆、李斌、徐小平等10位知名劳动模范,成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上海10所高校“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特聘教授。此举意在让劳模用真情、真事、真话来感染、感动、感化学生,同时力促劳模工作室与高校结盟,鼓励工作室吸纳专业对口的高校师生参与创新活动。

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典型性、先进性历来被重视和推崇,近年来劳模精神进职校、“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相继展开,一大批劳模、工匠走进中小学校、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分享各自成长成才的故事,交流创新创业的人生规划,劳模(工匠)真正从教科书里、新闻报道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一个个可见可感的身边人、一本本随时能与之沟通交流的真人图书。

上海此次聘请劳模(工匠)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授,可以说是这一活动的深入和深化——方式上从较松散的劳模讲师团发展为较紧密的劳模(工匠)特聘教授;载体上从传统的讲座、交流等活动逐渐拓展到师资、课程建设上来;形式上从相对单一的宣传引导过渡到师生结对、课题研究、现场体验、蹲点实践、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当劳模(工匠)成为学子们经常见面的导师、朝夕相处的同事,学生对劳模(工匠)身上刻苦钻研、奉献坚守、精益求精等品质将会产生更多感性认识,这种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和无形熏陶,比任何形式的宣传都生动鲜活、更有效果。

这种尝试也是对当前大学教育尚存短板的弥补。时下一些大学学科设置屡遭诟病,被指与实际工作对接性不强,毕业生不能在短期内很好地适应岗位需求。这背后有学科设置不科学的原因,也有课程体系本身相对落伍的因素。劳模(工匠)成为高校里的特聘教授,不仅可以将实际的工作经验、高超的劳动技能传授给学生和教师,同时能参与到学科和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中去,助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师资结构的不断优化,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让学生走入社会后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实现学与用的无缝对接。

此举还有助于帮助青年学子刷新对工人、工匠的认知,摒弃对蓝领阶层的偏见,对当工人、做工匠产生更多的价值认同。学生们在长期与劳模(工匠)结对子、探讨课题、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前沿理论和核心技术,参与丰富的实践,进而产生更大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当学子们从与劳模(工匠)的近距离接触中尝到更多“甜头”,学到更多干货,会从内心生发出更多对技能的崇拜,对职场的向往,对专业的热爱。

眼下,除进学校之外,劳模(工匠)精神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楼宇等活动也在各地陆续展开。将丰富经验、纯熟技能、心路历程甚至是职业观念和职场哲学与广大职工群众和青年学子分享,这份“劳模(工匠)红利”是挖掘劳模(工匠)价值的创新尝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劳模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楷模和榜样,他们还是青年学子专业上有所精进的助推者。走到基层的职工群众中去,努力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更大平台上施展和发挥自身所长,让更多人感受实践的能量、技术的魅力、职业的荣光……这或许是当下劳模之于社会更可贵的贡献。

当然,形成爱岗敬业、注重实践的氛围和风尚,劳模(工匠)“散点”的力量毕竟有限,还需要社会和企业发挥更大作用、担起更多责任。将先进技术和经验及时落地、提供优越便利的实践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类似规模化、常态化的举措需要由企业、社会来共同发起,深度参与。“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曾有先哲如此形容教育的本质,在追求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上,劳模(工匠)教授的每一次言传身教,企业、社会的每一次积极伸手,何尝不是这样一种推动和唤醒?而这样的助力与支撑,是我们建设制造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所不可或缺的。

(责编:闫妍、王金雪)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