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各地工会及产业工会>>地方工会报道>>湖北

用生命书写扶贫答卷

——追忆十堰市扶贫办副主任、工会主席黄星

2018年04月02日10:41  来源:工人日报

近日,湖北省总工会作出决定,追授倒在扶贫路上的黄星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并号召广大工会干部向黄星学习。黄星去世时年仅46岁,生前担任湖北省十堰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工会主席。

“得知黄主任去世,我一夜没合眼。”在易地安居的新房前,贫困户刘天鹅泪眼婆娑。

2月27日,黄星辞世前一天。他一早就到了单位,加班到23时左右,突感身体不适,同事陪他去到医院。医生诊断,黄星突发心肌梗塞,经10余小时的全力抢救,最终无力回天。

2月28日中午,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最后的59天

十堰市扶贫办的4128办公室有些局促,墙上的十堰精准脱贫示意图清晰醒目。

这是黄星生前绘制的,图上标注:2017年,全市脱贫14.97万人;2018年,脱贫14.5万人……

“脱贫攻坚战怎么打?措施如何落地?质效如何提升?我们经常一起探讨、一起谋划,彼此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彭文军追忆。

参加工作25年,黄星有22年在扶贫办,曾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他多次被抽调到国家、省扶贫办参加专项工作。他主笔或参与起草的 《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计划》《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等文件,在扶贫系统内有口皆碑。

黄星长期负责精准扶贫各项考核工作,从2014年起,在湖北省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制考核中,十堰被连续四年评为优秀。

他一直住在单位附近的旧房子里,每天上下班都拎着电脑包。彭文军说:“一年有200多天要出差,他有干不完的活。他工作离不开电脑,白天要处理日常事务,晚上回家要熬夜撰写各种文件。”

黄星话语不多,在单位他说的最多的是“我帮你”。

坐在黄星对面的综合科科长徐洪波记得,一份他写了3天,数易其稿的文件还是不理想,是黄星默默帮他修改完成,“从下午6点下班后开始改,一直改到深夜12点,几乎从头到尾重新写了一遍。”

“有次起草全市产业扶贫实施意见,黄主任改了3次。他把我叫到身边,逐行逐句给我讲解。”说起这事,扶贫科科长刘进很感激。

“黄主任指导我们填写精准扶贫手册,耐心又细致,他是我们工作上的榜样。”与黄星年龄相近的十堰市茅箭区扶贫办女干部莫丽琴落泪追忆。

在生命最后的59天里,黄星有23天奔走在陕北大地,参加国家扶贫开发省际交叉考核工作。“室外零下20摄氏度左右,到处冰天雪地,每天一大早进村,下午两三点吃午饭,晚上召开小组会议,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与黄星同在榆林参加考核的茅箭区扶贫办副主任张广明记忆犹新。作为考核组副组长,黄星除了做好常规工作,还负责统筹汇总。

徐洪波记得,回到十堰后,黄星来不及休整,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逝世前一天,黄主任早早来到办公室,一直加班到当天晚上11点左右,感到心口不舒服,越来越难受。我和同事急忙将他送往医院,他不让惊动家人。”

去医院时,黄星口袋里还装着扶贫手册,在生命最后几个小时,他还请求医生:“能不能给我开点药,我想早点回去工作。”

远去的身影

走进茅箭区大坪村,沿途迎春花盛开。老百姓说,今年的迎春花特别灿烂,那就是黄星的身影。

贫困户刘天鹅的新家坐落在溪水旁,精致的两居室干净整洁,家具齐全。“听说黄主任去世,我一夜没合眼。这么好的人,老天怎么会狠心让他走!”提到这位恩人,刘天鹅便开始垂泪。2015年,丈夫因病去世,她既要养育孩子,还要偿还丈夫医疗欠账10余万元,原本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正当她走投无路时,黄星主动找上门,与她结成帮扶对子,帮她找合适的事做、按相关政策改善其住房条件。

将黄星视为亲人的贫困老奶奶杨成荣,年近八旬。得知黄星逝世,她放声痛哭。驻村第一书记白彬回忆说,黄主任生前最惦记的扶贫联系户就是杨成荣。每次到大坪村,总要到老奶奶家看一看,陪她拉拉家常,问问身体状况。老人以前家徒四壁,在黄星的帮助下,住进了新房子。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是十堰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黄星作为市扶贫办骨干,在定点联系大坪村的基础上,“结亲”帮扶刘天娥、杨成荣、余世友、王德梅等建档立卡贫困户。

“他把田间地头、贫困户家中当成办公场所,经常深入实地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帮村里谋划项目、发展产业。村民们把他当自己人,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他聊。”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清龙说,通过近3年的努力,全村人均纯收入提升40%以上,今年年底将摘掉贫困的帽子。

村民余世友一早就在自家的花卉基地忙碌。“如果不是黄大哥帮我申请10万元无息贷款,恐怕没有今天这片花卉基地,我也不可能这么快脱贫。”余世友今年可望有5万元的收入,他说,自己要勤劳工作,用每一枝芳菲,祭奠帮助自己的黄大哥。

把生命献给了扶贫

“他很懂事、很孝顺,每次出门,都会告诉我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可这次,他再也回不来了。”

“他在家的时候,经常坐在那个拐角,陪我说话。如果我困了,他就扶我回卧室休息。他夜里下班回来,轻手轻脚进门,从来不开客厅的灯,怕影响我们休息。”

说到这里,黄星母亲的目光移向大门,泪眼中饱含期盼。凝眸许久,她的目光转向茶几,指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说:“这是他从陕北带回来的……”

黄星母亲是退休教师,在她心目中,黄星聪明、诚实、内敛、稳重,品学兼优。“你看,他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母亲找出一张泛黄的成绩单说:“这是他研究生毕业时的成绩,我一直保留着。他从小都很争气,学习很刻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父亲去世早,黄星既是家里的希望,也是家里的依靠。在亲人眼里,他自强努力,从不让家里操心,对家人非常贴心。

“他只要在家,就会把我的早点准备好,然后才去上班;每次出差前,怕我取钱不方便,都会给我钱;出差期间,会经常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叮嘱孙女照顾好我;出差回来,总不忘带些我们喜欢吃的食品。”年迈的母亲声音颤抖,眼泪夺眶而出,“没想到这么突然,他就走了,走得那么急、那么快,一句话也没留下。”

“我把儿子送上了扶贫战场,他把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他是光荣的!”老人慢慢说道。(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陈赟)

(责编:张文卓(实习生)、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