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各地工会及产业工会>>产业工会报道

打造“互联网+智慧工建”软件平台,探索适合高新技术产业职工的工会工作模式——

“跟着职工走”的智慧工会

2018年05月29日08:25  来源:工人日报

“相比于线下打电话、当面聊,我更喜欢通过线上解决问题。‘CC+智慧园区’APP服务平台是适合职工使用的平台,高效、方便。”深圳市聚华辉供应链服务股份公司人力资源主管闻婷婷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CC+智慧园区”APP服务平台,是深圳龙岗天安云谷智慧园区网上服务职工的窗口。位于深圳坂田街道岗头社区的天安云谷智慧园区,是聚焦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型产城社区。为适应高新技术人才的使用习惯,坂田街道总工会在天安云谷探索“智慧工建”新模式。去年3月,“智慧工建”线上服务窗口投入使用。

工联会与企业、职工沟通的网上窗口

天安云谷园区入驻有华为等高新企业300多家,员工3万多名。

“园区以IT、智能制造、科技企业为主,职工相对较年轻,且学历比较高。具有IT背景的年轻人,更偏向通过线上接收讯息。”天安云谷工会联合会主席梁燕明说,要聚拢职工的心,就需要用职工喜欢的方式,走到职工中间去。

在这里,职工入会只需10分钟。在手机打开“CC+智慧园区”APP服务平台的“智慧工建”线上服务窗口,点击“个人入会”“我要入会”,然后填写信息,提交资料后,工联会通过后台核实信息,资料齐全情况下,只需10分钟就成为工会会员了。

“智慧工建”线上服务涵盖组织建设、投诉建议、职工保障、活动培训和服务预约等多个功能。企业和职工动动手指就能申请建会和入会,园区职工还能在线上进行投诉维权、申请困难帮扶救助、参加培训活动的报名、预约法律咨询等。

入驻园区的深圳市聚华辉供应链服务股份公司正是通过“智慧工建”线上服务窗口成立工会的。“公司通过线上申请成立工会,一星期不到就完成了审批手续,若是线下建会可能需要1个月。”闻婷婷说,“智慧工建”是天安云谷工联会与企业、职工沟通的窗口,工联会通过该窗口询问企业工会、职工需求,工会、职工则通过线上填报需求,沟通有效便捷。

天安云谷工会联合会副主席何威介绍,“智慧工建”信息平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园区企业的建会率,乘搭线上“建会”“入会”便利快车,现已有18家企业单独建会,工联会覆盖企业178家,发展工会会员约2.85万人。

“在职工能听到的地方说话”

天安云谷园区多是高科技企业职工,工作忙、时间少,工会传统面对面的服务模式难以适应,工联会创新服务方式,在职工能听到的地方说话。“在天安云谷开展职工服务工作,不需要在广场挂横幅、在宣传栏贴海报,而是通过电子海报、‘智慧工建’平台、电子屏幕等方式宣传。”何威说。

“争取职工能听到工会的声音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何威认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工作,能有效解决工会人手不足。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扩大了活动覆盖面,提高了职工参与度。

“天安云谷园区职工通过平台获取信息、线上报名往往很快,若是名额有限的活动,其他园区职工了解信息后咨询工联会,往往名额已经满了。”何威说道。工联会在辖区举办联谊活动,天安云谷园区通过“智慧园区平台”宣传,报名参加活动的职工超过三分之二来自天安云谷园区。

深圳市世强科技公司去年入驻天安云谷,在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君看来,天安云谷是个不一样的园区,在天安云谷,她朋友多了,不同楼层、不同公司的人都认识不少。“大部分是通过参加工联会活动认识的,工联会提供了一个园区企业、职工交流的平台,我还是工联会的委员呢!”王君自豪地说,下班后,她常常与来自其他公司的职工一起跑步、吃饭、看电影。

“‘智慧工建’信息平台大大提高了职工参与工会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推动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阵地深度对接和融合,更好地凝聚和服务高新技术人才。”梁燕明说。

让职工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工会

工会基层人手不足,如何增强职工的黏合度也是工联会工作人员要思考的问题。何威认为,“让职工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工会很重要,职工有困难,第一时间能找到工会解决,自然也就信任工会了。”

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13日,园区企业尚榜酒吧因经营不善宣布停业,并拖欠136名员工共约70万元的工资。职工通过“智慧园区平台”向工联会反映问题,工联会职业化工会干部接到职工网上投诉后,立即联系深圳市总工会驻点律师,几分钟内职工就与律师对接上,咨询相关法律问题。随后,工联会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了解情况,收集更多员工诉求;并联系园区物业、与酒吧负责人交涉,进行协商。最终,1周内,企业方、员工方协商一致,解决了员工被拖欠工资问题。

此外,为实现精准服务,去年园区与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合力打造了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国深圳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广场,可为园区及周边企业提供人才引进、职业补贴、公安户政、社会保障等94项一站式业务。

“线上服务不是唯一手段,工联会工作人员也常常到企业走访,了解企业、职工需求。”梁燕明告诉记者,未来,将持续升级“智慧工建”窗口,探索挖掘职工更多需求,并纳入平台。(记者 刘友婷 通讯员 古凤绮)

(责编:王瑶、谢磊)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