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0日09:57 来源:工人日报
“从到粮库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决心:这辈子就把自己交给粮库了。”河北省柏乡粮库主任尚金锁,“保驾护航”粮库40余载,只为让百姓吃得安心。
“技术只有起点,创新没有终点。”这是写在黑牡丹(集团)公司“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墙上的一句话,劳模邓建军说的这句话激励着每一位“黑牡丹人”。
穷尽一生爱一个职业,穷尽一生磨炼技巧,大国工匠们的一言一行,成为匠人精神的最佳阐述。
6月11日至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网信办联合组织的2018年“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网络媒体采访团深入财贸轻纺烟草行业,走进一线企业、班组,聆听各行各业的工匠故事。
用专业赢得尊重
一条简单的丝巾,在杭州解百集团售货员周明娟手里随意一绕,立马成了顾客颈间的靓丽点缀,简单一个动作,就让顾客满意而归。
售货员能干出什么花样?这是周明娟刚入行时常听到的质疑声。
身处服务行业,难免遇到难缠的顾客,好脾气的周明娟却极少因此而心情不好,“你不要跟顾客争执,你要替他想一下为什么他会做出这种反应,然后用你的专业去说服他。”
“顾客要什么,我去做什么,始终让顾客满意。”坚守初心的她,用专业赢得了顾客的尊重。
李滨是中国国旅(江苏)国际旅行社的一名普通导游员。“挑团”是导游行业常有的现象,人家不愿意带的问题团、困难团、老年团,李滨来者不拒。
“作为导游,风吹日晒,肤色可以变,但是初心不能变。”他相信只要将心比心,一定能够真心换真心。
热爱、奉献、专注,这些专业品质在周明娟、李滨他们多年的工作中一以贯之。
以创新实现超越
在山西平遥古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光漆器,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
如今,81岁的薛生金老先生还在手拿直尺、全神贯注地创作自己的漆器作品,他与这项千年技艺一同走过了60载时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将已经失传的“堆鼓罩漆”工艺重新研制恢复成功,还先后创造了平遥漆器的三金三彩、三色金、堆鼓彩绘等工艺。
“不创新就没有出路。”面对手工艺品发展的困境,薛生金坚持创新,他说,创新要适应时代发展,做比传统更有特色的漆器,但也不能丢掉传统,一定要以传统技艺作为基础不断创新发展。
验光大师秦英瑞也在实践着创新精神。从事验光工作30多年,他发现验光失败往往不是因为技术处理错误,而是验光师与顾客存在沟通上的问题。因此,他创新提出了人性化验光模式。
在秦英瑞看来,验光分几个层级,“初级的验光,就是矫正视力,能看见1.0就可以;中级的验光除了清楚,还要舒服;高级的验光会结合工作和生活的需求,不一定非得矫正到1.0,有时候就到0.6、0.8,够用就行。最好的验光是要考虑顾客的年龄、健康状况和用眼规律,设计最适合的配镜方案。”
而在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新虎看来,创新还要有悟性。从一个普通评酒师到国家级评酒师,他经历过非常艰苦的训练,每天面对几十杯的酒样,需要细细品鉴和尝评。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酒在酿制过程中的发酵变化需要用心去感受,光靠勤快是不行的,还要有悟性。”周新虎说。
生生不息匠心传承
在众多传统手工艺濒临消失的今天,蔺涛与父亲蔺永茂却沉下心来,挖掘、研制、恢复已失传300多年的民间手工艺品“绛州澄泥砚”。2008年,“澄泥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研究澄泥砚工艺,蔺涛完全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在任山西新绛县博物馆馆长期间,萌生了恢复绛州澄泥砚传统制作工艺的想法。那时的蔺涛在县城当美术教师。在父亲的劝说下,父子二人携手开启了复原澄泥砚工艺尘封的大门。
同样在传承传统手艺的,还有江南古镇上的“绣娘”们。
“一幅好的刺绣,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在苏州镇湖,刺绣艺术家朱寿珍正在和自己的7个徒弟绣一幅1.8米×2.8米的巨幅孔子像,从去年12月到现在,她们8个人已经连续工作了6个月。
传统技艺要从娃娃抓起——两年前,朱寿珍在当地小学创办了国绣班,选取有绘画功底的孩子,每周上一个半小时的课,从最基础的针法教起,为的就是把这份“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接续下去。
北京前门鲜鱼口大街入口处,矗立着有600多年历史的京菜老字号“便宜坊”。年过半百的主厨孙立新坦言,自己已步入人生下半场,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
在孙立新看来,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就是用心,体现在做菜上,就是如何做好每一道菜,“第一就是原料把控,其次是刀功,再往下走就是悟性。怎么把技艺融会贯通,其实到最后看的都是为人的境界。”
不管时代怎么变化,这些工匠们相信,人们对好品质的追求没变,匠心的传承就有着生生不息的意义。(记者 彭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