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关注农民工

这些发明没有绚丽的外衣,却简单实用,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工地走出三位农民工发明家

2018年07月12日08:20  来源:工人日报

一双双斑驳的手,在简陋的工地上,一点点地改良着设施和工具,让生产和生活变得轻巧。7月3日,记者在建筑工地上见到了三名默默无闻的农民工发明家,他们在艰苦的建筑工地上,依靠着简陋的工地实验室,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改良工具、革新工艺,为企业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这些发明没有绚丽的外衣,却简单实用,饱含着农民工发明家的汗水。

发明大王是位农民工

三伏天里的武汉,骄阳如火。在集合最新科技成果的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工地上,一座漂亮的凉亭格外抢眼,工人们正在里面休憩。这个休闲亭不仅功能强大,满足工人各种需求,还可随工程进展随时移动。休闲亭不仅为工友的手机提供各种充电接口,还提供WIFI信号……不过10余平方米的小小天地,却满足了工人师傅们闲暇之余对幸福的种种追求。

这个亭子是工地发明家彭克难的杰作。他说,工人在休息时席地而坐的情景深深刺痛着他。为此,彭克难花两个月时间发明了“工地休闲驿站”,造价8000元。今年48岁的彭克难是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的一名普通机电工,从农民工到机电工,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经历了一番攻坚克难。26年来,他用智慧与双手捧出了十几个小发明在工地上广泛应用,节约成本达600多万元。

 “工地发明家”不孤单

许可是另一位“工地发明家”,这位工地机电管理员从一名只有中专文凭的学徒工成长为巡查、监管着上亿元电器设备的维修“神医”。

数年前,装有可编程控制器和进口变频器的智能型新式塔吊开始流行。当时,生产商实行严格技术封锁,塔吊发生故障只能找厂家维修。看着同事揣着现金大半夜赶赴外地,找厂家买变频器的焦急模样,许可的心被深深震撼。数月后,塔吊变频器又发生了故障。许可爬上塔吊,从日上三竿一直调试到月上黄昏,一同登塔的工程师放弃了,许可一个人继续坚持着。1个月后,他终于攻克难题,一举打破技术封锁,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从施工现场遇到的问题中得到灵感的还有中建三局长沙会展中心项目高级机电工程师田天涛,这名只有中专文化的建筑工人,自学成为高级机电工程师,拥有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节省直接建筑成本上百万元。

 坚持让创新之路更宽

对于创新发明,虽然三位草根发明家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但坚持是他们对于创新共同的感悟。“有时,自己也觉得实践走到了尽头,但成功往往来自于最后一刻的坚持。”许可笑言,不轻言放弃是他的人生信条。

“我闲不住,有空就爱瞎折腾。”对于自己的发明,田天涛总是谦虚地归功于“瞎折腾”。其实,每项发明的背后,都是他日以继夜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的结果。“有时候,我花了一年时间才研制成功的发明,很快就被更好的产品取代了。”彭克难蹙着眉头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太快,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只有不断逼迫自己,才能发明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如今,身披“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彭克难早已有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室,同样拥有创新工作室的还有田天涛,许可也依靠着自己的实验室继续着自己的创新之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彭焕)

(责编:孙爽、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