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各地工会及产业工会

基层工会工作者李志强甘当劳模精神的传诵者——

在小街巷里传播劳模精神

2018年09月20日08:55  来源:《工人日报》

尽管对周边的大街小巷已非常熟悉,李志强闲暇之时还是喜欢到处转悠。他在寻找一个个可以安放“劳动之光”的地方。

“劳动之光”,是李志强近期正在策划的一个以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为主题的文化墙的名字。作为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的一名基层工会工作者,李志强想尽一切办法,在街巷里广泛传播劳模精神。

做劳模精神传诵者

2015年夏季的一天,双岗街道一里井社区服务中心的职工之家里忽然挤满了人。社区里两位已进入古稀之年的劳模——盛昌高和娄良英,在台下的一片掌声中揭开挂在墙上的一块红色幕布,一个承载着社区里12名劳模事迹和图片的社区劳模榜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

由于年代已久,一些老劳模的故事已逐渐被人淡忘。现场的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为人们讲解劳模的事迹。观众心无旁骛、凝神静听,为劳模们的故事感动着。

劳模榜的设立,在一里井社区乃至双岗街道引起不小的震动。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劳模盛昌高觉得劳模精神又一次被激活了。年轻的居民则发现,原来身边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劳模、“大咖”。李志强更是觉得,自己由此“自觉自愿地变成了一名宣传劳模事迹、传播劳模故事,促使劳模精神薪火相传的传唱者”。

以此为发端,李志强对劳模精神的宣传一发不可收。

2015年国庆节前夕,李志强和双岗街道高河埂社区几名工作人员结成新的工作团队,历时3个月打造出全省首家社区英模事迹长廊。

长廊坐落在社区办事大厅内,以社区12位国家及省市级劳模为主体,加上1位抗战英烈和1位全国道德模范。长廊集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对外开放后立马引来络绎不绝的邻里参观者。

长廊建成的第2年,在收集整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李志强又着手对长廊加以扩建,在办事大厅和走廊内增加抗战、劳动主题的书画作品,自行撰写设计,同时请人制作一套12幅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从深度、广度上,尽可能地充实内容、挖掘内涵、提升品位。

同年9月,一里井社区举办书香文化节作品发布会,同时推出两件与劳模有关的作品。青年漫画家榆木根据12位劳模事迹创作了诗配画作品《诗像劳模》。李志强则为这些劳模专门创作出组诗《以劳动与梦想为名》。

在为连续3年获得合肥市劳动模范的原合肥市蔬菜副食品公司营业员娄良英所写的诗中,李志强写道:“当实际的快慰只源于内心的安稳和踏实……多干就成了她每天自觉接受的一份馈赠。”

为文化墙“安家”

双岗街道共有各级劳模60多位。李志强认为,这些劳模的事迹及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一个工会人,对劳模先进有着根植于心的敬佩之情。

今年元旦刚过,一里井社区的安徽省劳模朱祖德去世,朱祖德在生前嘱咐子女捐出遗体供医学研究。消息传来,李志强立即撰写长篇悼文《人间芳菲恃此德》,发表在《合肥晚报》上,以颂扬这位集劳模、工匠和义士于一身的老劳模。

在安徽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讲台上,李志强为100多位来自全省各地的乡镇街道工会干部介绍双岗街道工会构建劳模精神宣传阵地的做法及经验。课后,部分学员专门走进双岗街道,现场观摩学习。

据统计,高河埂长廊自建设以来,共接待全国各地的来访者1000多人。2016年“五一”前,双岗街道某超市企业工会选择在长廊里为第一季度过生日的23名员工举办一场别样的庆生活动——用劳模精神为员工生日“加餐”。

眼看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正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李志强更是觉得动力十足。正在策划中的“劳动之光”文化墙虽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安置处,但他已经为文化墙准备了数万字的素材。他认定:“让文化墙与劳模榜、文化长廊一起环拥而立,构成社区居民提高思想、陶冶心灵的精神高地。”(记者 陈华)

(责编:皮博、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