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各地工会及产业工会

肩负担当新时代历史使命 凝聚齐鲁千万职工奋斗伟力

——山东工会五年来工作综述

2018年12月07日08:34  来源:《工人日报》

编者按:山东省工会十四大以来,在省委、全总坚强领导下,山东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改革创新,砥砺前行。

5年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齐鲁大地叫响了工会人的新时代风采,也凝聚起了2000多万名职工的奋斗伟力,为全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扬帆。

回顾:建功新时代 展示新风采

时光飞逝,岁月变迁。5年,弹指一挥间。但对山东工会来说,却因一份理念和执着而拥有了无限的长度。省总一班人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先后举办了3期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对县以上干部进行了轮训。各级工会也分层次开展了专题培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同时,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了认真梳理,印发全省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学习,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此外,省总工会成立了党的十九大精神领导干部和劳模宣讲团,分赴全省17市和部分大企业开展集中宣讲,与1.5万余名职工面对面交流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搭建新时代山东工会工作“四梁八柱”。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成6个调研组,到12个省(区、市)学习“取经”,到省内8个市、38个基层单位访谈座谈,形成了可操作、可落地、能见效的6个重点工作项目,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工程”“三个十条”。出台配套文件11个,完成33个配套文件。

一是“当好主力军、聚力新动能、建功新时代”劳动竞赛工程。重新启动山东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印发实施意见、任务分工方案和省级示范性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方案。会同相关部门选择事关全省发展全局的十大重点工程,组织开展首次高水平、大规模、涉及15万人的劳动竞赛。

二是“齐鲁工匠”建设工程。印发《“齐鲁工匠”创建“工匠创新工作室”激励办法》等配套文件,明确对“齐鲁工匠”“齐鲁大工匠”领衔创建的创新工作室将分别给予5万元和30万元的创新资金资助。启动了2018年度50名“齐鲁工匠”和10名“齐鲁大工匠”选树工作。

三是“智慧工会”建设工程。省总工会拿出2000万元,打造全国一流的“智慧工会”。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着力打造省、市、县、乡、基层五级覆盖的全省“互联网+工会”工作体系。

四是加强工会维权工作十条意见。成立省总工会维权工作委员会,联合省人社厅、省司法厅、省高院建立了“四方联动”机制,印发了《实施职工心理健康行动的意见(2018~2020)》,联合省司法厅设立了“山东省法律援助中心职工工作站”。每年至少为1万名职工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对典型案例实施特别援助。

五是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十条意见。实施“新领域、新业态、新组织建会入会集中行动”,广泛组织八大群体入会进家。制定下发《开展“争创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争做职工信赖的‘娘家人’”活动实施意见》和《评分标准细则》。每年选树十佳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十佳职工信赖的“娘家人”,分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章)荣誉称号,并对十佳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奖励50万元工作经费。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加强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的意见》,切实强化工会基层基础。

六是工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十项措施。着力打造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王传喜所在的临沂市兰陵县卡庄街道代村社区建会强会示范点,启动建设一批村级工会。进一步规范提升全省560家工友创业园,充分发挥创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劳模的扶持引导力度,大力表彰在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农民工,形成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

省总还努力让职工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切实做好源头参与工作。推动省人大出台《山东省厂务公开条例》《山东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二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断深化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均达到97%以上。集体协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集体协商建制率进一步提升,集体合同实效性明显提高,有效发挥了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基础性作用。深入开展“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促企业发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切实维护职工生命健康安全。不断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省市两级工会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和服务律师团,全省建立工会法律服务援助机构736个。重视做好钢铁、煤炭等“去产能”重点行业职工权益维护工作,实施了职工培训促进分流安置专项行动。认真做好工会信访和热线服务工作,5年来共接待处理职工信访5.2万件次。三是切实增强服务职工实效。帮助16.5万户困难职工实现了解困脱困,涉及供养人口42.5万人。职工普惠服务工作取得实效,“工会会员服务卡”覆盖职工511万人,“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惠及职工900多万人次;职工疗休养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省市县三级工会组织2.5万名一线职工进行了疗休养。5年来,“四季服务”活动共筹集发放资金18.1亿元,帮扶、慰问、服务职工1024.4万人次。

扎实推进工会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制定《省总工会改革任务分工方案》和《配档表》,统筹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一是重视加强顶层设计。省、市、县三级普遍成立了由党委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群团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省、市、县三级工会改革实施方案全部印发实施。二是重视机构优化调整。对工会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进行整合、调整、优化,省总工会编制略有减少,各市总工会编制基本稳定,县(市、区)总工会编制略有增加,省、市总工会“专挂兼”干部配备工作正在结合换届统筹推进。三是重视夯实基层基础。着力破解乡镇(街道)工会人员、经费、阵地问题,省、市、县、乡镇(街道)四级工会选派1000名工会干部到企业挂职。选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108人,省、市、县三级工会共拨付专项经费补助3.2亿元。加强产业工会组织体系建设,全省已建市级产业工会253个、县级产业工会721个。

积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一是牵头制定改革方案。印发实施《山东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各市、县改革实施方案正陆续制定出台。二是积极搞好沟通协调。建立贯彻落实协调机制,牵头抓好改革任务落实的指导、协调工作。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省委、省政府督查工作计划,建立推进改革情况的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等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工会作用。通过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近3年来已帮助31万名职工晋升了技术等级;通过开发山东省职工网上学习系统,形成了“互联网+职工素质提升”新模式;通过实施“齐鲁工匠”建设工程,推动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

强化工会阵地建设。一是加强工人文化宫建设。近年来,对全省112家工人文化宫开展了清理整改工作,共清理整改工人文化宫出租(承包)场地面积4.54万平方米,整改“三无”工人文化宫7家,整改收回工人文化宫11家。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工人文化宫管理服务的实施意见》,突出工人文化宫公益定位,聚焦工会主责主业,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服务标准。重点建好县级工人文化宫,进一步明确县级工人文化宫的建设规模、选址布局、项目设置、活动标准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符合要求的,给予奖励补助和专项资金扶持。二是加强职工疗养院建设。省总工会成立了驻青单位党建和疗养院开发管理领导小组,一盘棋谋划省总工会在青岛设立的工疗、纺疗、温疗3家直属疗养院的建设问题。三是加强工会资产监管。开展工会资产情况大检查,摸实情、查问题、促整改,坚决纠正违规处置工会资产的行为;对履职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责任不落实,造成工会资产流失和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执纪问责。

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一是全面落实工会系统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省总工会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汇报,定期召开党组会议对党建工作年度计划、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中心组学习等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将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到领导班子成员和责任部室,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二是驰而不息加强工会系统作风建设。组织开展“讲政治、强作风、提效能”集中教育活动,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从2018年8月份开始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担当作为、干事创业”集中行动。三是持续推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省总工会与驻会纪检组建立了定期沟通协调机制,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加大内审工作力度。特别是注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省总工会认真查找梳理了222个风险点,建章立制,狠抓落实。

让创新者都有大舞台

5年来,千万勤劳勇敢的齐鲁儿女,在各级工会组织引领下,拼搏奋斗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劳动着,快乐着,奉献着,美丽着,成为全面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主力军。

5年来,省总工会组织开展了400余项省级行业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27项省级示范性重点工程立功竞赛,筹备举办了山东省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中德“山东·巴伐利亚”产业工人焊接技能大赛。

各市各行业工会纷纷行动起来,组织职工群众深入开展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掀起了学技术、练技能、争做高技能人才的热潮。青岛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第十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联合市卫计委、经信委、食药监局、人民银行、交运集团等十几家单位,举办了100多个工种的全市行业性、区域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参赛职工80万人次。滨州工会一年一个竞赛重点,一年一次成果展示,一年一度总结表彰,2013年在12个系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万众创新、促进发展”“万众创新争一流、促进发展上水平”“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壮大五大产业集群”等主题劳动竞赛。

机车轰鸣,焊花怒放,心灵手巧,工装闪亮,一个个充满激情的“金蓝领”张扬竞技场,彰显着工人阶级的力与美,创造出走向世界高度的辉煌。5年来,全省选树命名了127个省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8个创新竞赛示范企业、247个创新型班组、237名创新能手、120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还推荐了9个全国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省总工会还加大“山东省职工网上学习系统”建设推广力度,系统具备了试题导入、职工录入、企业自主管理、在线学习、视频教学、闯关积分、理论考试、展示交流、网络投票、网上申报评审等十大功能,相应手机APP也已经上线,能够满足职工学习、企业培训、职业技能评价、行业技能大赛、评定评审等多方面需求。

目前系统共上线工种321个,覆盖行业59个,拥有题库试题94万道,录入职工53万人,上线学习闯关累计超过4000万人次。而省总今年出台的在全省开展“当好主力军、聚力新动能、建工新时代”劳动竞赛实施意见,以及实施的“齐鲁工匠”建设工程,更为全省职工献计献力、岗位建功注入了强大能量。

基层工会活起来

组建工会、发展会员是党交给工会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承载着维护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团结统一,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大使命。对工会事业发展而言,组织建设工作更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5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的重要批示,针对重点领域、行业,连续开展了跨国公司建会、出租车行业建会、劳务派遣工、农民工、货运司机入会等集中行动。烟台、威海通过建立行业工会联合会,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微企业建会和吸纳农民工入会;泰安开展了“非公企业百日建会集中行动”和新社会组织工会组建攻坚月行动;莱芜开展了“十百千”建会行动;枣庄市总、滕州市总和滕州市职工保障互助会联合共同出资为入会农民工购买一份1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最高赔付金额为2万元,以此吸引农民工入会;淄博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区县进行约谈;滨州给每个县(市、区)工会主席寄去公开信,通报其工会组建和农民工入会工作进展情况等有效做法,扩大了工会的覆盖面。

同时,全省还大力推动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家政服务业、农业产业链建立工会组织,推广建立区域、行业基层工会联合会、联合基层工会的经验。截至今年9月,全省基层工会总数为15.1万个,发展工会会员1927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994万人。

工会组织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特别是当前新常态下,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机遇,面对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考验,面对职工队伍的新特点、新需求,工会在组织形式、会籍管理、运行机制、活动方式等许多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化蛹成蝶,惟有突破自身。5年来,省总工会针对重点领域、行业,在开展跨国公司建会、出租车行业建会、劳务派遣工入会集中行动的基础上,2015~2017年,开展了“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以县(市、区)为单位,对“两新”组织、各类园区、特色小镇、创业平台、楼宇商圈、专业市场、货运物流、合作经济组织等八大领域,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党群共建等模式,最大限度扩大组织覆盖。目前,全省1824个乡镇(街道)中,已建立乡镇(街道)总工会1640个、开发区(工业园区)总工会123个。在全省工会大力推广基层工会主席直接选举工作,真正把知职工、懂职工、爱职工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工会主席岗位上来。2017年6月全国工会规范基层工会选举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在寿光市召开,全总领导对全省开展的基层工会主席直接选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法制的阳光暖心间

5年来,全省工会组织着眼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职工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工会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科学发展的水平,更好地维护了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的合法权益,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2016年11月,《山东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出台,省总工会将学习宣传贯彻该条例列上日程,将2017年1月定为《条例》集中宣传月。为将条例宣传好贯彻好,省总工会列支专项经费,印发普法宣传材料,免费发放给各市总工会、省产业工会、大企业工会进行学习宣传。

2016年,省总工会制定法治宣传教育“七五”规划,启动全省工会系统“七五”普法序幕。联合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开展了“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全省由8所高校80名法律及相关专业师生和工会干部组成的40个服务小分队,到农民工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及工地为农民工讲解法律政策、宣传道德规范,开展法律跟踪服务。律师服务队共开展活动708次,涉及农民工99740人。

全省各级工会还积极组织职工参与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今年1月,省总工会联合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国资委共同开展“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山东”为活动主题的全省企业职工网上法律知识等系列竞赛活动。目前,良法APP上全省参加职工已达80万人。泰安市组织开展了全市职工法律知识竞赛,选派选手参加省总举办的法律知识竞赛并获得全省第一名,代表省总参加了全国职工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此外,省总工会还积极配合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开展了《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视察,有力地推动了这两部法律和配套法规的贯彻实施。2016年7月底,省总工会配合省政协对滨州、东营贯彻落实《工会法》及山东省《实施办法》进行了专项视察,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专项报告,总结了经验,并提出两部法律在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推动了两部法律的贯彻落实。

主旋律唱响新时空

2018年 4月26日,《工会新时空》电视栏目开播仪式在山东广播电视台举行,山东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贵堂和山东广播电视台领导共同点亮大屏幕,标志着山东工会在电视宣传上跨出了历史性一步。

《工会新时空》栏目的“横空出世”,使山东工会又多了一个传播“好声音”的平台,打造出一张交流工会建设新经验、展示工会发展新成就的靓丽名片。节目播出20多期,收视率节节攀升,一度排行山东电视新闻类栏目第三位。

5年来,省总组织广大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宣讲十九大精神 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劳模宣讲团,进企业、车间、班组开展宣讲交流活动100余场。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充分利用工会宣传阵地,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梦的家园”全省职工演讲比赛、“中国梦·劳动美”全省职工法律知识竞赛和“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中国梦·劳动美——喜迎十九大”“中国梦·劳动美——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借助全总“最美职工”宣传推广平台,培育选树了全国劳动模范吴吉林、党的十九大代表王进、大国工匠宁允展、管延安、孙云毅、王俊堂等一批一线职工宣传典型,特别是吴吉林、王进等人作为近年来涌现出的杰出产业工人代表,已成为新时期的劳模典型。全总主要领导对吴吉林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吴吉林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以“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为主题,联合举办“齐鲁工匠进校园”活动,全省77所高等职业院校近4000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真正让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全社会得到弘扬。

充分发挥“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职工书屋”在职工素质提升上的作用,积极开展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和“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活动。5年来,共培育选树了44个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和40个全省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完成了355家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带动全省建设“职工书屋”自建点4000余家,为职工提供了学习、教育、提升、服务的平台。

最美掌声响起来

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模精神更是新时代的宝贵财富。5年来,山东省各级劳动模范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成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促进山东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全省人民树立了劳动标杆和学习榜样。

5年来,省总工会集中评选推荐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148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44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21人、全国工人先锋号165个;评选表彰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994人;评选表彰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395个、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548人、省工人先锋号798个;即时表彰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349个、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913人、省工人先锋号384个。

一个个劳模工匠,是一面面催人奋进的旗帜。全省各级工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奏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

2018年1月,省总工会组织30名劳模和党的十九大代表,深入17市10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了100场宣讲和谈心交流活动,吹响了全省各级劳模工匠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集结号。其间,面对面聆听劳模宣讲或与劳模近距离交流的职工达1.5万余人,并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宣传,调动全省20万名各级劳模发挥辐射和引领效应,在全省工人阶级中掀起对标劳模的热潮。

做大、做强、做响劳模系列宣传活动,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齐鲁大地深入人心。聊城市总投资40多万元在市电视台开辟《水城工会》栏目,播出74期,报道各级工会动态200余条,先后采访劳模、一线职工90多人。淄博市总充分利用“爱工惠”等自媒体,广泛开辟宣传阵地,覆盖了平面媒体、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微信等载体,实现宣传上的新突破。潍坊市总编纂《工匠精神 劳模风范——潍坊劳模影像志》,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建国以来3000多名市级以上劳模故事。

全省各级工会在广泛开展劳模事迹、劳模精神宣传的同时,竭诚做好劳模管理和服务工作。滨州市总与人保寿险联合为省级以上劳模免费赠送价值50万元的意外伤害险。日照市委、市政府“两办”分别印发管理办法,规范劳动模范的评选、待遇及服务管理,明确“日照工匠”享受市劳动模范待遇。东营市总加大劳模帮扶力度,5年来发放全国劳模专项补助资金64.9万元,发放省级劳模专项补助资金106.1万元,发放市级困难劳模补助资金10.1万元,发放破产企业劳模津贴7.2万元。

让农民工的心安下来

2018年5月30日,省总工会举行货运司机入会集中行动启动仪式暨济南市物流产业工会成立大会,拉开了全省八大领域、八大群体入会进家集中行动的帷幕;7月,省总发布《关于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的十条意见》,提出通过网上申请入会、在农民工聚集地设立流动服务窗口和企业外单体入会等形式,广泛组织各类群体入会;再次在全省掀起建设农民工“温馨之家”的热潮。

5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组织动员农民工、教育引导农民工、联系服务农民工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推进农民工建会进家工作,为广大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幸福生活铺平道路。

2015年11月,省总工会与省住建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全省建筑业企业建会和农民工入会的通知》,制订了基层工会组建工作2015~2018年工作规划,明确了主抓方向,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分工方案,开展投产5年以上、职工50人以上未建会企业集中建会行动和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通过举办启动仪式或召开会议、督导检查大力推进。

各级工会还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工入会数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履职尽责,让广大农民工更多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工会组织“家”的温暖。

2016年,省总工会联合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全省由8所高校80名法律及相关专业师生和工会干部组成的40个服务小分队,到农民工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及工地为农民工讲解法律政策、宣传道德规范,开展法律跟踪服务,共开展活动708次,涉及农民工99740人。

同时,省总工会还积极推动出台了《山东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为实现农民工同工同酬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协同政府部门联合实施“同舟计划”,推动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提升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开展帮扶慰问农民工活动,走访困难农民工2.7万户,资助困难农民工子女6436人,培训农民工就业创业2.01万人次,为1.04万名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开展平安返乡行动,为农民工购买车票15.5万张,运送农民工22.3万人次;协同政府部门,大力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专项督查、促进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实地督查等活动,旗帜鲜明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从乡村到城市,由浮躁到安心,那些游走在边缘地带的农民工们,正逐渐从工会这个温馨之家的门坎里感受到融融暖意。

温暖送给最需要的你

5年来,省总工会着力打造亮点工作品牌,积极适应职工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聚力构建服务职工网络体系,大力实施“惠员工程”,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在开展农民工维权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建立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服务职工工作水平显著提升。

省总工会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列为全省工会四项重点工作之一,积极争取政策保障,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精准对接困难职工需求,推动落实困难职工家庭五项保障。明确提出建立工作保障的四项机制,开展精准帮扶的八项措施,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监管、精准脱困“五个精准”,推动实现困难职工家庭“基本医疗、就业创业、子女上学、住房安全、基本生活”5项保障。推动17个市总工会出台了解困脱困的工作意见或实施方案。各地为每户建档困难职工家庭确定了联系人,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实施精准帮扶。

省总工会联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对困难职工家庭实施“精准帮扶”,给予建档困难职工家庭每月每户15度免费电量;在困难职工家庭用水、用气、采暖等方面给予帮扶;对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参照低保户家庭给予同等的住房保障待遇。截至2017年底,共帮助16.5万户困难职工实现解困脱困,涉及供养人口42.5万人。

省总建立健全了以市级职工服务中心为骨干,县级职工服务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和企业服务站点为基础的服务网络,倾力打造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工会服务平台。省总工会力推市、县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着力推进职工维权、困难救助、就业帮扶、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扎实推进乡镇街道、社区、企业等基层工会职工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基层服务站点与各类行政服务场所、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等共建共享。

构建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5年来,省总工会共拨付市、县、开发区职工服务中心建设补助资金2130万元;资助市、县级职工服务中心改善设施资金875万元。截至2017年底,全省17个市、137个县级工会已经全部建立了职工服务中心,65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建立了职工服务中心,1826个乡镇街道建立了职工服务中心、站点。

省总工会积极推动各市全面实施“工会会员服务卡”发放工作,持续推进“一卡一计划”扩面、提质、增效。各市普遍推行具有会员身份识别、工会服务、社会普惠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工会会员服务卡”。截至2017年底,全省17个市已全部推行了“工会会员服务卡”,共发卡511.7万张,建立会员服务基地6367家,协议优惠服务网点1.44万个。

5年来,“四季服务”活动共筹集发放资金18.1亿元,帮扶、慰问、服务职工1024.4万人次。

创新的潮流引领发展

“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全省各级工会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2014年省总工会启动开展“工会工作创新奖”评选以来,推出了45项优秀创新成果,部分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引领山东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走在前列的“航向标”——

“查保促”,活动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全总在山东召开现场推进会示范推介全国;

昌乐县“七种模式”关爱女职工享誉全国,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对此进行了报道,全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昌乐县总工会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经验做法;青岛市总每年投入资金购买专业公司服务,参与EAP进企业的调研、启动、服务、监督全过程,打造了职工心理健康服务(EAP)普惠项目“青岛模式”……

一项项优秀创新成果,彰显了全省各级工会新时代新作为。创新已成为山东工会推进改革的“先手棋”、做强主业的“助推器”、激活基层的“加油站”、 工作品牌的“孵化器”。

全省各级工会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贯穿改革创新的全过程,聚焦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以创新推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领先一步,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效。临沂市总工会积极顺应工会改革要求和职工群众需求,创新实施“工惠乐学”项目,为广大职工提供免费的技能文化教育培训服务,不断深化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工会和莱钢集团公司工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构建了“线下+线上”有机融合、互为支撑的精准帮扶和普惠服务职工新模式。

实现成果的可推广、可复制、可嫁接,是从一种创新走向另一种创新。近年来,全省工会通过成果发布、媒体宣传、经验交流、会议推广等形式,积极推动优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促进形成了工作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比翼双飞”,成为了工作品牌的“孵化器”。 济南市总工会把劳动竞赛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453”工作体系全面铺开,使劳动竞赛与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在传统工作中注入新的内涵,推动常规工作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德州市总工会在推进企业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建设中,实施一企一策,倡导模式引领,着力打造了“禹王模式”“星光模式”等一系列协商案例,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了工作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和谐与双赢“谈”出来

5年来,全省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了工资集体协商,越来越多的职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享受到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截至2017年底,全省建会企业308487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36607份,覆盖企业283031家,建制率达91.7%。

顶层设计给力,使全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达到了新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从2014年开始,省委考核办将工资集体协商纳入对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省总工会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各市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及时进行跟踪指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并督促整改。2015年8月,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省企联、省工商联下发《山东省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5~2018年)》,对集体协商工作作出较为完善的安排部署。9月,制定下发《山东省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施意见(2015~2018年)》,将《规划》中关于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进一步梳理和细化,提出争取党政支持、丰富要约形式、组建指导员队伍、加强培训、规范程序、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培育典型、强化社会监督等8项措施,强化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规范和监督。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省总工会连续3年联合省人社厅、省企联、省工商联下发《关于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的通知》,明确了要约对象和工作重点。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检查,完善工作方案和具体举措。

高质量立法,有着无可替代的规范、引导、促进作用,成为推动全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保障,2016年11月26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注重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相关上位法的规定与山东实际相结合,注重保护职工利益与保护企业利益相结合,注重问题引导立法与立法解决问题相结合,注重政府主导与工会组织指导监督相结合,强化了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和法律责任。《条例》的施行是山东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里程碑,推动全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现规范化、法制化。

专职指导员队伍,为全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专业支撑,逐步解决了“不愿谈、不敢谈、不会谈”的问题。2015年9月,省总工会下发《关于建立工资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队伍的意见》要求各市、县总工会各聘任至少3名工资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2016年5月,下发《山东省工资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专职指导员的选聘条件、程序以及工作职责。为帮助基层工会解决经费不足等问题,省总工会2016年开始列支专项经费600多万元,对县级专职指导员按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进行补贴。目前,全省已配备专职指导员400多名。

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为防止协商过程流于形式、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可操作性差,省总工会探索制定了《山东省工资集体协商实效评价标准(行)》,对工作管理、协商准备、协商程序、协商效果、合同履行、满意度评价等全过程进行量化赋分,推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及行业、区域对照标准进行改进和完善。各级工会组织按照省总工会要求,扎实开展实效评价工作,基本实现协商一个评价一个。在每年全省工会重点工作半年督查中,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开展职工满意度调查,职工满意度均在80%以上。

展望:“六个强化”筑梦美好明天

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工会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凝聚职工思想共识,切实肩负起党赋予工会的政治任务。

进一步强化开门开放。通过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聚力新动能、建功新时代”劳动竞赛,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力实施“齐鲁工匠”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组织动员职工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建功立业。

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工会建设“三个着力”的指示要求,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不断焕发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生机活力。

进一步强化主责主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认真落实工会维权“十条意见”,打造“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工作品牌,不断提升维权工作实效。

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坚持公益服务导向与市场化运作相统一,着眼于增强服务职工功能,加快推进职工服务中心、网上普惠服务平台、工人文化宫、职工疗养院等服务阵地提档升级,以“有形”的载体和“无限”的服务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进一步强化底线管理。坚守政治底线、组织底线、责任底线、廉洁底线,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会经费收管用、资产监督管理等重要关口,切实压紧压实工会系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刘晓林)

(责编:王楠、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