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各地工会及产业工会

上海市总工会发布报告

“数读”工匠队伍“喜与忧”

2018年12月10日08:04  来源:《工人日报》

上海市总工会近日发布《上海工匠队伍建设发展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工匠队伍以产业工人为主体,大多数来自国有企业,他们创新能力强、专利发明多,收入水平正持续提升。

同时,《报告》也针对工匠队伍建设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280名“上海工匠”中,农民工28人

据介绍,2016年至2018年间,上海工会先后三次选树“上海工匠”,共280人。

经过持续跟踪研究这一群体发现,总体来看,他们具有“以产业工人为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以一线职工为主体,技术技能强和创新能力强、专利发明多”等特点。并呈现三个基本特征:成长特征,长期在制造一线摸爬滚打、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精神特征,始终将理想信念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有机结合;技术特征,扎实的技能功底和卓越的创造能力相结合。

《报告》显示,280名“上海工匠”中,来自非公企业的有72人,农民工仅有28人,对这类人员的培育选树相对滞后。同时,在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不少产业工人被动调整,造成了一定程度技能人才浪费与流失。

对此,《报告》建议注重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给予地区非公企业更多机会和平台,推荐选树更多来自非公企业的“上海工匠”。建立技能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帮助有技能的职工找到发挥一技之长、人尽其才的岗位。

89%的工匠希望增加收入

《报告》对前两届部分“上海工匠”收入跟踪调查发现,2016年有57人被评为工匠时,个人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约9859元,2018年为11187元,月收入增长1328元,增幅达13.5%;2017年有65人被评为工匠时,个人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约10087元,现为11003元,月收入增长916元,增幅达9.1%。

收入调研反映,工匠人才整体收入水平与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更与其自身付出及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有较大差距。调查还显示,89%的工匠希望增加收入。

《报告》建议,要进一步改善工匠人才的福利待遇。加大对工匠人才表彰奖励力度,使工匠人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用。相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协调,建立符合工匠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补助性津贴制度和工匠人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与其能力与水平相匹配的相关福利待遇。

“上海工匠”选树活动开展3年来,已在上海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宣传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热潮。但《报告》指出,当下社会上仍存在一些对工匠不够重视的现象。如,部分企业不重视选树工作,怕工匠评上后要增加工资或另谋高就;工匠选树仍然是工会独唱,没有形成社会大合唱;工匠选树激励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制度机制健全亟须跟进。

对专业知识的更新需求更迫切

在工匠选树以后,上海市总和开放大学联合建立了工匠学院,每年举办工匠研修班。但调查显示,工匠对提高文化程度的愿望不是很紧迫,反而对一些专业知识的更新需求更为迫切。如何真正适应各行各业工匠的实际需求,摸准工匠“胃口”,有针对性地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工匠选树中已要求工匠必须在师徒带教上有所建树。但数据显示,目前280名“上海工匠”中,已建立创新工作室的还不到半数。如何发挥工匠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发挥“1+1群”的效应,有效地通过建立工作室、工作室联盟等方式,有组织、有载体、有平台、有目标地在更高层级上发挥工匠作用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报告》建议,要发挥各级政府在工匠人才培育选树中的主导作用,聚力汇源提升工匠选树的含金量。探索建立工匠纳入高技能人才居住证积分、积分落户、享受公租房等政策;建立“上海工匠”选树的逐级晋升推荐制度,发挥产业、行业技术技能专业优势,真正把行业领军人物选树出来;各级工会要深入基层、深入班组、深入一线,了解掌握基层信息,推动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匠人才选树的法规政策出台等。(记者 钱培坚)

(责编:王楠、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