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全总要闻

进厂矿、到车间,常年奔波在农民工返乡列车上、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中、氧气稀薄的雪域高原……这是他们多年如一日的坚持——

“有职工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舞台”

2019年01月21日15:29  来源:《工人日报》

1月12日,周六,绵绵阴雨终于停了。傍晚时分,体育馆开始热闹起来,内场与看台陆续坐满了观众。19时30分,演出开始。歌曲伴着舞蹈,掌声响起来。

全总文工团2019年慰问演出的第一站来到江苏靖江。演出前两天,文工团4支小分队还进园区、车间、学校开展了以“中国梦劳动美职工情”为主题的慰问演出。

进厂矿、到车间,奔波在农民工返乡的列车上、新年晚会的现场、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中、氧气稀薄的雪域高原……

过去一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布山东、贵州、重庆、黑龙江、内蒙古等15个省区市36个地区,演出达178场,其中“文化送温暖”93场,直接慰问一线职工群众近10万人次。

送到车间的精神大餐

1月10日上午10时,在靖江城北园区的永固汽配制造公司车间里,10家企业的职工组成方阵,不同的工装、整齐醒目。全总文工团小分队的慰问演出开始。

车间温度不到5摄氏度,台上的演员只能穿着单薄靓丽的演出服。

曾在《星光大道》有过精彩表演的“扫帚姐”张秀芳带来才艺表演《最美劳动者》。舞蹈《丝路风情》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丝绸之路上的多彩文化图卷。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奖的太阳部落演唱动感十足的《带我到山顶》……

整场演出包含歌曲演唱、舞蹈、魔术、音舞快板等节目,动人的歌声、优美的舞姿、精湛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演员同职工零距离互动,更让现场氛围不断高涨。

“这是第一次在车间看到演出,蛮好看的。”永固轿配公司的职工郑波对魔术、呼啦圈等表演印象深刻。这个土生土长的靖江人,在公司机修车间干了8年,负责设备保养与维修,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很感谢工会组织送来的精神大餐。新的一年,我会更加用心劳动,做好安全生产的设备保障工作。”

当日下午,文工团小分队还分别到新程汽配制造有限公司、靖江职业学校、当地市公安局进行了慰问演出。

“演出最大的特色就是很接地气,对工人们的士气和信心是莫大的激励鼓舞。”新程汽配公司董事长顾灿兴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影响带动各层级职工文艺队伍

1月12日晚的慰问演出,纳入靖江市第八届春晚之中。

除了全总文工团带来的节目,靖江业余艺术团体自编自演的节目大合唱《劳动托起中国梦》、女生小合唱《职工的贴心人》也登上舞台。成立于2012年的靖江市职工艺术团是该市对外交流的一张文化名片。

“这是靖江市总打造职工文化品牌,用先进文化引领职工群众、走近职工群众的一次尝试。”靖江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亚明表示,今后市总将探索与全总文工团深层次合作的方式,通过量身定制反映职工精神风貌的作品,唱响劳动之歌,点燃劳动激情,弘扬劳模精神,更好地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为推动靖江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正能量。

与全国各地进行深度合作,让国家级艺术团体同地方文化需求对接,这是全总文工团探索的方向之一。

此次负责带队的全总文工团副团长张丛笑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去年2月,全总文工团和潍坊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全总文工团与四川巴中市总工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着重围绕文艺作品创作、文艺作品指导、文艺骨干培训、公益活动演出、优秀作品申报、搭建合作基地等内容开展全面合作。

张丛笑表示,全总文工团正在进行的三年建设规划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为职工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发挥作为全总直属文艺院团应有的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各个层级职工文艺队伍和文艺骨干,为整个职工群体提供文化服务。

“走到职工群众身边去”

“有担当,做栋梁;为了国家更富强;工匠精神大发扬;发展成就铸辉煌……”演出中,音舞快板剧《筑梦新时代》颇受欢迎。节目展现了“天宫”遨游太空、“复兴号”大地飞驰、“北斗”卫星织成网、“蛟龙号”深海探险、“919”云天翱翔、港珠澳大桥飞架等近年来,我国在大国工程、大国重器方面的发展成就。

该作品创作于中国工会十七大之后。“大会一闭幕,我们文工团就进入创作状态,在很短时间内,内容改了十余稿而成。”张丛笑介绍,“为了艺术作品更好看,观众更乐于接受,节目融合了快板、说唱、舞蹈、口技等多种表演形式。”

《筑梦新时代》是文工团诸多优秀作品中的一朵浪花。全总文工团现在每年的演出任务80%是到基层一线演出,在这80%当中,又有80%是直接进到企业、车间、班组、社区,与一线职工、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

“有职工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舞台。”上世纪80年代,与张丛笑同年进入全总文工团的李殊,演唱过《神医喜来乐》《上错花轿嫁对郎》等多部影视剧主题曲、插曲或片尾曲。到基层一线是她多年来的演出常态。在新疆,天上飘着雪花,她坚持为巡逻值勤的公安特警队员演唱。在西藏,高原反应强烈的她,整整三天三夜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但演出一场不落……

上百条呼啦圈,借着腰肢力量,腾空旋转而起,变成闪闪发光的金属笼罩……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表演者是80后的金琳琳。8岁就开始练习呼啦圈的她,如今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走到职工群众身边,表演他们喜欢的节目,为他们的付出点赞,让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更开心。”2006年就与文工团结缘的她,去过不少基层一线演出,依旧保持着“新鲜感”。在大连,不过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10多个人的小分队为30多位环卫工人演出。这场在“最小舞台”的演出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记忆,“看到环卫工人的笑脸,我们内心都非常感动。” (记者 陈俊宇 通讯员 王微 秦洁)

(责编:田少星、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