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0日09:53 来源:《工人日报》
2月1日至2月11日,在一年一度的团圆时节,我跑到了距离家乡1300多公里的湖南栗山村去,跟着全国人大代表、“小泥工”邹彬及其家人过大年。
第一次在湘中农村里过年,我便因水土不服“中了招”。大概是我这样的过客太少,栗山村的春节就像一枚烧红的烙铁,牟足了劲要在我身上留下些印记。时至今日,被山里跳蚤“撕咬”过的痘痕依然清晰可见;除夕夜咬牙切齿洗的热水澡记忆犹新。
谁也不愿在普天同庆的春节里找罪受,但我却欣喜于此行的遭遇。
我看上了眼前这片风景——蜿蜒曲折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大山里新建两层小楼的瓷砖在阳光照耀下锃光发亮,载着欢声笑语的返乡车辆络绎不绝,家禽在斑驳的树影下悠闲啄食……远离城市的喧闹,复归自然的怀抱让人留连忘返。
2月3日凌晨,采访农家杀年猪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破晓时分,大伙好不容易收拾完了年猪,屠夫在空地上抽起烟来。天空渐渐露出鱼肚白,风景如水墨画一般在眼前缓缓展开:空地被整齐的绿金色护栏包围着,两旁连绵不绝的高山延伸到视野尽头,脚下成片的水田与农舍相映成趣,远处点缀着若隐若现的小洋楼……我竟钻进了诗人的诗句中,扑入了画家的画框里。
这番如画的风景得益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近年来,栗山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更迷上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湘中人民的吃苦耐劳,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走出邹彬这样一名“95后”全国人大代表;而邹彬的成才故事像一颗掉入水中的小石子,在大山中激起了一些可见或不可见的涟漪;刘康虽舍弃了泥工手艺,但仍驱车千里追逐自己的幸福生活……无数小人物正在大时代中书写着自己的动人篇章。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若不是亲身体会,怎能看到如此绚烂的风景?怎能认识这群可爱的人?怎能寻到真实生活的况味?
其实出发前,我草拟的采访提纲,多是出于职业本能对村庄现状的“臆想”,脑海里一直沉淀着一些关于农民工的执念。但走在乡间村野,我逐渐明白了,记者,乃记录时代变化的行路者。正是无数个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汇成大时代里的波澜。但有太多人总是忧心忡忡地出发,却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大年初七,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后,偶然翻起汪国真的诗选,一篇《山高路远》跃入眼帘——
“如果远方呼唤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这首诗,描绘的不正是我此时的心境吗?(记者 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