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各地工会及产业工会>>地方工会报道>>安徽

怀宁县约2万人在外从事面点制作,安庆市总搭台让回乡过年的面点高手以赛提技

一场正月里的面点大赛

2019年02月26日09:09  来源:《工人日报》

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一。著名诗人海子的母校——安徽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里人头攒动、鼓乐齐鸣。

这一天,尚处于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周,但一场技能大赛却备受当地人关注。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大多是在外地“闯生活”的怀宁籍面点师,尤其是以该县江镇镇为代表的“馒头高手”。

江镇镇及其周边农民在全国各地从事面点行业的人员约2万人,其开设的各类早餐连锁店铺约3万家,年销售收入超40亿元。之所以将大赛设在正月,是因为这些参赛选手在比赛结束后就要抓紧时间奔赴工作的“主战场”——全国各地的城市早餐店。

创意包子“圈粉”观众

春节过后、外出之前先来一场技能竞赛,这是怀宁县连续第3年举办这类活动。

比赛在当天上午9点开始,比拼内容是包包子。比赛用的面团是提前准备好的,选手们需要在5分钟之内完成搓条、下剂、制皮和成型等工艺流程。在规定时间内,谁包的包子数量多、质量好,谁的得分就高。

关于包子质量,赛事组织方不仅详细制定了可量化标准,还请来了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的专家担当评委。据介绍,质量上乘的包子,需要发酵适中,皮与馅的比例符合标准,外形美观,回弹快,内部组织气孔细小,包子有较浓的麦香味,吃起来“爽口、有咬劲、不粘牙”。

对于面点技艺已经十分娴熟的参赛选手来说,在“规定动作”传统包包子技能上的差别并不明显。能够拉开分差的是“自选动作”——制作“创意包子”。这项比赛要求选手自选3个创意品种,每种做10个,要求“大小相同并在制作工艺或外观样式等方面有所创新”。

短时间内,有的选手做出了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包子,有的做出了形态各异的卡通猪包子,有的将包子制作成财神爷形象,还有的做出了栩栩如生的寿桃包子和企鹅包子。

选手们的“绝活”引得围观群众啧啧称赞。

比完技艺再“走四方”

怀宁县共有20个乡镇,其中12个乡镇都在本次比赛中派出了代表队,有着“中国面点师之乡”称誉的江镇镇更是派出了6支以村为单位的代表队。

在宁波创办“包子叔叔”连锁店的张陈结是江镇镇新联村人,他在宁波、绍兴、台州等地拥有近300家连锁门店。本来工作繁忙的他已在节后返回宁波,此次是专程赶回来参赛的。他说,每次比赛都会拍很多照片发朋友圈,“向朋友和同行炫一炫”。

在广东惠州创立“阿慧石磨坊”早餐品牌的丁陈林是江镇镇联山村人。此次第一次代表联山村队参赛,他为此做了大量准备,赛前专门在各连锁店举办了内部选拔赛。

代表小市镇参赛的程金金去年在浙江义乌开了一家早餐店,这是他第二次参赛。去年他获得了三等奖,本次比赛斩获二等奖。程金金很高兴,他说,回到义乌之后要将新奖牌挂在店里显眼的位置,让客人都能看到这个奖牌。

小包子里的大学问

连续3年在正月里举办面点师大赛,主办方安庆市总工会和怀宁县政府“用心良苦”。

在安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宜宏看来,尽管从怀宁县以及江镇镇走出的面点师遍布全国,但“他们的根仍然在怀宁、在江镇”,因此,以赛提技,提高这些人的整体从业素质,激发他们的工匠精神是“娘家人”的责任。

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的程英,大学学的是化学工程专业,却在毕业后改行做起了包子,为此没少受家人反对。然而,程英有自己的考虑:“包子里也有大学问,并不是像别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程英说,他参赛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同行经验。在他看来,面点行业每隔两三年就会有一次大的技术创新,“故步自封,肯定会被市场淘汰”。本次比赛取得好成绩,正是归功于自己的产品创新。

随着机械化对包子制作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阿慧石磨坊”品牌创办人丁陈林担心,将来面点师对技艺的追求或许会越来越淡化,“但其实,包子的最终品质恰恰取决于人的因素的介入”。他希望类似的技能比赛活动能够激励面点从业者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改进面点技艺。

开展技能比赛的当天下午,怀宁县总工会还组织了一次面点技能培训,这也是每届赛事的保留项目,每次培训后都会有一批新人投入“包子事业”中。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春天,还将有不少人因结缘包子实现梦想。(记者 陈华)

(责编:田少星、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