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热点专题>>劳动者之歌——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人物风采

山东潍柴动力一号工厂首席技师王树军立足岗位不断创新——

不做“差不多工人”,只做技术大拿

2019年04月29日09:04  来源:《工人日报》

胸前佩戴金色勋章,站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主席台上,耳畔是雷鸣般的掌声,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捧起讲稿,朗声宣读:“我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向全国广大职工发出倡议……”

4月23日,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从今年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中被选中,代表劳模宣读倡议书——这一切仿佛是梦境,但又真实发生在机修钳工王树军的身上。

王树军是山东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号工厂首席技师,专门负责“修机器”。但在国内柴油发动机领域,拥有如此平凡职业的他,却有着一串响当当的称号:发动机行业中高精尖设备维修保养的探路人和领军人,装备智能升级、智慧转型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凭借精湛技艺,45岁的王树军登上中宣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2019年“最美职工”光荣榜。

不做“差不多工人”

95秒,就有一台大功率低能耗柴油发动机下线;设计日产80台的加工中心,如今可以生产280台,生产效率是外国同行的4倍——

一号工厂里的“传奇速度”,来自于王树军和团队对世界一流数控加工中心的一次次改造升级。但在20年前,这位技校毕业生还只是坐在工位上“等机器坏”的维修工,认为生产发动机只要“差不多就行了”。

1993年,王树军从技校毕业进入老牌国企潍柴发动机厂。当时,改革风潮正盛,习惯计划经济的国有企业被推向市场。由于产品质量粗糙,潍柴效益一路下滑。

到了1998年,王树军和1万多名工友半年没拿到工资。这一年,新任厂长谭旭光在质量大会上,当着1000名员工的面,把100多台质量不合格的发动机全部砸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设备是工人的饭碗。”王树军对维修工的看法被彻底颠覆。他下定决心:“不做‘差不多工人’,只做维修行业的技术大拿。”

几年后,为了提高竞争力,潍柴开始筹建拥有大批世界一流数控加工中心的一号工厂。2005年,参与筹建的王树军留在了这个新建工厂里,因为这里“可以学习的新技术最多,维修保养难度最高”。

2005年,潍柴从德国和日本引进了世界顶尖数控加工中心和加工单元。在某品牌加工中心调试过程中,废品率竟高达10%。负责调试的“洋权威”无奈请来了“土专家”王树军。经过认真研究排查,王树军提出解决方案,将废品率拉进0.1%的范围。

随后,王树军建议成立“中外联合设备调试小组”,输得心服口服的外国专家答应了。这标志着为中国维修人员打开了国外高精尖设备维修的禁区。以王树军为组长的中方调试小组,联合调试仅用了4个月就解决技术难题72项,积累近3万多字的技术资料。

一号工厂的“首席技师”

在一号工厂,人人都知道首席技师王树军“胆子大”。他经手的机器每台都价值上千万元,一旦损坏,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王树军也常常后怕。但他知道,设备有缺陷,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随着设备服役时间增加,某加工中心的光栅尺频发故障。光栅尺相当于加工中心的“神经系统”,15台加工中心有45支光栅尺,故障率竟高达47%。邀请设备生产商维修价格贵、周期长,严重影响生产。

“会不会是设计缺陷导致光栅尺损坏?”王树军的设想受到大家质疑: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怎么会有设计缺陷?

王树军决心解决这个“顽疾”。王树军找到领导说了想法,领导立即拍板:“放手去干,出了事我兜着。”

这份信任给王树军吃了“定心丸”。整整一周,他满脑子都是设备原理图,做梦都在翻资料、画图纸。在对照资料查找问题时,他每次都需要钻到加工中心工作台狭小的底部。有时为了查找一个问题,他在里面一趴就是两个小时。

功夫不负苦心人,王树军终于找出问题根源,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气密保护气路,成功取代原设计,使设备故障率由原来的47%降到1%以下,年创造经济效益780万元,更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中国工人挑战进口设备行业难题的经典案例。

在数控设备维修领域,王树军一路“过关斩将”,屡屡打破国外精密设备的维修垄断——

2012年,独创“垂直投影逆向复原法”和“机械传动微调感触法”,成功为千分之一精度的进口加工中心排除故障;

2016年,主持完成气缸盖两气门生产线向四气门生产线换型的改造,改进设备15台套、改进工装20套,节省成本1000余万元;

……

拥抱智能制造大时代

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机修工除了维修,还能做什么?王树军的答案是:推动装备智能化升级。

潍柴新一代高端产品进入4气门整体式气缸盖时代,加工难度也是革命性的。“跨工序智能机器人协同系统”成为他又一次大胆尝试:以闲置机器人为运载核心、增设地轨实现七轴运载,同时辅以光感识别系统,使加工效率提升37.5%。

王树军的履历上有着一长串令人惊叹的成绩。但他说,要感谢身边的工友们。

——2013年至今,他和团队改造潍柴WP10、H1高端系列柴油机生产线,升级半精加工设备为精加工设备52台、制造改制工装216台套,优化刀具刀夹79套,缩短市场投放周期整整一年,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44亿元。

——以王树军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的创新成果已达144项,改造、制造柔性设备线5条、自动化设备109台套,以职工命名的创新项目65项,实施重大创新项目230多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62亿元。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成为高精尖技术工人,王树军将自己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倾囊相授,每年授课240课时,学员个个成为装备管理的骨干。其中,两个徒弟分别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自动化大赛二等奖。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王树军脑海里一直回旋着倡议书中的这句话。无论摘得多少荣誉,王树军始终是那个“说起设备就滔滔不绝”的一线机修钳工,挑战一项项技术难题,把“不可能”变成现实。(胸前佩戴金色勋章,站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主席台上,耳畔是雷鸣般的掌声,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捧起讲稿,朗声宣读:“我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向全国广大职工发出倡议……”

4月23日,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从今年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中被选中,代表劳模宣读倡议书——这一切仿佛是梦境,但又真实发生在机修钳工王树军的身上。

王树军是山东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号工厂首席技师,专门负责“修机器”。但在国内柴油发动机领域,拥有如此平凡职业的他,却有着一串响当当的称号:发动机行业中高精尖设备维修保养的探路人和领军人,装备智能升级、智慧转型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凭借精湛技艺,45岁的王树军登上中宣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2019年“最美职工”光荣榜。

不做“差不多工人”

95秒,就有一台大功率低能耗柴油发动机下线;设计日产80台的加工中心,如今可以生产280台,生产效率是外国同行的4倍——

一号工厂里的“传奇速度”,来自于王树军和团队对世界一流数控加工中心的一次次改造升级。但在20年前,这位技校毕业生还只是坐在工位上“等机器坏”的维修工,认为生产发动机只要“差不多就行了”。

1993年,王树军从技校毕业进入老牌国企潍柴发动机厂。当时,改革风潮正盛,习惯计划经济的国有企业被推向市场。由于产品质量粗糙,潍柴效益一路下滑。

到了1998年,王树军和1万多名工友半年没拿到工资。这一年,新任厂长谭旭光在质量大会上,当着1000名员工的面,把100多台质量不合格的发动机全部砸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设备是工人的饭碗。”王树军对维修工的看法被彻底颠覆。他下定决心:“不做‘差不多工人’,只做维修行业的技术大拿。”

几年后,为了提高竞争力,潍柴开始筹建拥有大批世界一流数控加工中心的一号工厂。2005年,参与筹建的王树军留在了这个新建工厂里,因为这里“可以学习的新技术最多,维修保养难度最高”。

2005年,潍柴从德国和日本引进了世界顶尖数控加工中心和加工单元。在某品牌加工中心调试过程中,废品率竟高达10%。负责调试的“洋权威”无奈请来了“土专家”王树军。经过认真研究排查,王树军提出解决方案,将废品率拉进0.1%的范围。

随后,王树军建议成立“中外联合设备调试小组”,输得心服口服的外国专家答应了。这标志着为中国维修人员打开了国外高精尖设备维修的禁区。以王树军为组长的中方调试小组,联合调试仅用了4个月就解决技术难题72项,积累近3万多字的技术资料。

一号工厂的“首席技师”

在一号工厂,人人都知道首席技师王树军“胆子大”。他经手的机器每台都价值上千万元,一旦损坏,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王树军也常常后怕。但他知道,设备有缺陷,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随着设备服役时间增加,某加工中心的光栅尺频发故障。光栅尺相当于加工中心的“神经系统”,15台加工中心有45支光栅尺,故障率竟高达47%。邀请设备生产商维修价格贵、周期长,严重影响生产。

“会不会是设计缺陷导致光栅尺损坏?”王树军的设想受到大家质疑: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怎么会有设计缺陷?

王树军决心解决这个“顽疾”。王树军找到领导说了想法,领导立即拍板:“放手去干,出了事我兜着。”

这份信任给王树军吃了“定心丸”。整整一周,他满脑子都是设备原理图,做梦都在翻资料、画图纸。在对照资料查找问题时,他每次都需要钻到加工中心工作台狭小的底部。有时为了查找一个问题,他在里面一趴就是两个小时。

功夫不负苦心人,王树军终于找出问题根源,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气密保护气路,成功取代原设计,使设备故障率由原来的47%降到1%以下,年创造经济效益780万元,更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中国工人挑战进口设备行业难题的经典案例。

在数控设备维修领域,王树军一路“过关斩将”,屡屡打破国外精密设备的维修垄断——

2012年,独创“垂直投影逆向复原法”和“机械传动微调感触法”,成功为千分之一精度的进口加工中心排除故障;

2016年,主持完成气缸盖两气门生产线向四气门生产线换型的改造,改进设备15台套、改进工装20套,节省成本1000余万元;

……

拥抱智能制造大时代

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机修工除了维修,还能做什么?王树军的答案是:推动装备智能化升级。

潍柴新一代高端产品进入4气门整体式气缸盖时代,加工难度也是革命性的。“跨工序智能机器人协同系统”成为他又一次大胆尝试:以闲置机器人为运载核心、增设地轨实现七轴运载,同时辅以光感识别系统,使加工效率提升37.5%。

王树军的履历上有着一长串令人惊叹的成绩。但他说,要感谢身边的工友们。

——2013年至今,他和团队改造潍柴WP10、H1高端系列柴油机生产线,升级半精加工设备为精加工设备52台、制造改制工装216台套,优化刀具刀夹79套,缩短市场投放周期整整一年,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44亿元。

——以王树军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的创新成果已达144项,改造、制造柔性设备线5条、自动化设备109台套,以职工命名的创新项目65项,实施重大创新项目230多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62亿元。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成为高精尖技术工人,王树军将自己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倾囊相授,每年授课240课时,学员个个成为装备管理的骨干。其中,两个徒弟分别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自动化大赛二等奖。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王树军脑海里一直回旋着倡议书中的这句话。无论摘得多少荣誉,王树军始终是那个“说起设备就滔滔不绝”的一线机修钳工,挑战一项项技术难题,把“不可能”变成现实。(记者 郑莉)

(责编:田少星、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