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模风采

爱国情 奋斗者 最美职工

十八洞村的“玛汝队长”

2019年05月05日09:00  来源:工人日报

“石登高,玛汝(苗语‘好’的意思)!”说起湖南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石登高,十八洞村的乡亲们纷纷向《工人日报》记者竖起了大拇指。2017年被选派到十八洞村至今,石登高几乎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为乡亲们解决了无数的问题,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玛汝队长”。

2013年,十八洞村的全村人均收入只有1668元,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6年,该村的人均收入增加到8313元,实现整村脱贫。

2017年3月,当石登高被选派到十八洞村驻村帮扶时,十八洞村虽然已实现整村脱贫。但他通过多次走访,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村里一部分家庭虽然脱了贫,但家底薄,收入不稳定,存在返贫可能性。拓宽村民增收的路子,十分必要。

十八洞夯街峡谷淙淙流动的山泉水引起了他的注意。2017年4月底,恰逢湖南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进村调研扶贫,石登高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陪同王填察看水源、品尝山泉、取样检测。当年7月份,步步高集团决定进村建水厂。十八洞村以“十八洞村”品牌入股,按“50+1”模式与步步高集团合作开发十八洞村山泉水,公司每年分红给村集体50万元,每生产一瓶水再拿1分钱注入村扶贫基金。

如今,山泉水成了十八洞村的一项长久性主打产业,既给村民带来了增收,也拉动了村里的就业。2017年以来,10多个村民进厂上班,在享受村集体分红之余又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八洞村的发展始终秉承着这条原则。”石登高说。

脱贫要靠产业带,但村里选取什么产业,众说纷纭。“十八洞村最值钱的就是身上这一身绿。”多次调研后,十八洞村确定了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以特色种养为基础、以苗绣和山泉水为补充的绿色发展格局。

4月正是春耕时节,十八洞村春暖花开,青山叠翠。连日来,游客一拨拨进村,苗寨上下洋溢着春日的活力。

2018年,石登高率领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以“修旧如旧”“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为理念,对全村4个自然寨的房屋修旧如旧,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如今,村民房前屋后铺上了青石板,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户户用上了放心电,无线网络全覆盖,村居面貌焕然一新。“美景引得游人醉”,据统计,2018年十八洞村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余万元。

在脱贫攻坚路上,石登高带领的队伍越来越大。通过开展村民思想道德星级评比,几位曾经被村里人诟病的“村懒汉”,如今摇身一变,也成了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施六金在村里算是一个典型。在一次道德评比会上,“拖全村后腿”的施六金被村民评为全村最差劲的二星家庭。这让他面子上挂不住了。思前想后,施六金悄悄摘下了牌子,主动跑到村委会认错。以后村里再有什么项目,他总是第一个带头干。这些年,施六金当过导游,做过农家乐,2017年,村里山泉水厂正式建成投产,他又成为厂里的技术工人,当起了“上班族”。“村懒汉”施六金成了脱贫致富的典型。

2018年6月,石登高在村里创新推行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全村组建了41个互助“五兴”组,从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等五个方面建立互帮互助关系。全村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十八洞村为中心,向周边张刀、马鞍、双龙等16个村辐射, “十八洞村”品牌越来越响亮。

甩掉“穷”帽子的十八洞村,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多项殊荣。2018年,十八洞村民人均纯收入高达12128元,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一面旗帜。

“我们十八洞村现在成了全国脱贫攻坚的‘明星村’,要向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个目标继续迈进!哪怕跑再远,一步一个脚印,总能达到目的。”今年,石登高定下了新的目标。(记者 赵航 方大丰)

(责编:倪运运、闫妍)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