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热点专题>>劳动者之歌——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人物风采

从学徒到大师,姜涛始终恪守工匠精神

“只想当个好工人”的“焊将”

2019年06月11日08:13  来源:《工人日报》

姜涛在工作中。 资料图片

在我国卫星发射史上,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成功发射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20星”的发射新纪录。而“长征六号”火箭运输起竖发射系统,从零件到主体,都由中国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钳焊一班班长姜涛焊接完成。

从业30年来,姜涛从学徒到师傅、从技师到国家级电焊大师,始终恪守工匠精神,成为贵州航天天马公司的电焊“焊将”。

1987年,姜涛刚进厂时,师傅只带了他不到两个月就回上海去了。没有师傅从旁指导,怎么办?姜涛决定“偷师学艺”。此后的一段时间,姜涛总是天不亮就来到车间,给师傅们打好开水、泡上茶。在上班的8个小时里,他仔细观察师傅们干活的每个细节,“厚着脸皮”请教。

为了练习手握焊枪的稳定性,姜涛手绑沙袋进行训练,每天焊接钢板6个小时,一练就是七八个月。

姜涛学习一个车架产品的焊接时,得知该产品的一次交验合格率仅50%到60%,他便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提高合格率?

“想要改进,就得学理论、找方法,沿用过去的老办法肯定不行!”姜涛找来书本,边学理论边进行操作试验。最终,他改进了焊接方法,该产品的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到了95%以上。

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姜涛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经常研读相关技术理论书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锻炼,姜涛不论是技术理论还是实操能力,都越发成熟。

姜涛所在的材料成型部,主要从事火箭和导弹发射架的焊接,对焊接的质量要求极其严格,焊接成品要用X光检验。通常情况下,100立方毫米的焊缝内不能有6个以上气孔,而姜涛焊接的数十米焊缝可以做到没有一个气孔。

30多年来,姜涛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到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克服了数以百计的焊接难题。其中,铝合金焊接就属于特种工艺。由于铝合金导热快、易氧化、熔点低,焊接过程容易产生焊接裂纹,这也成为铝合金焊接的主要难点。目前在国内,能够承接铝合金焊接的企业非常少,而姜涛和他的班组主攻的就是铝合金焊接。针对铝合金焊接熔池没有明显颜色变化、容易烧穿的情况,他通过工艺试验让每个操作人员一点点感受,通过手的感觉去控制温度。

为了更好地培养焊接团队,姜涛还总结了自己从业30多年的经验,编写了《手工电弧焊培训教材》。

“企业要发展要壮大,必须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工人,必须有一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能工巧匠。”在多年实践中,姜涛体会到,这既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也是航天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写照。

目前,我国从事特种工艺焊接的人才并不多,在贵州更是稀缺。姜涛利用在省特种设备焊接操作考试考点工作的时间,自编了10余万字培训教材,对特种设备焊接人员进行培训,共培训特种设备焊接人员300余名。他还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其他院所的6名高级技师、地方企业骨干进行焊接理论和实操培训,与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知名专家做了交流分享。

去年12月底,贵州省总工会联合省教育厅在省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举办了一场工匠精神分享会,请来姜涛和另外8位劳模工匠,与职校生面对面交流。在会上,他鼓励广大职校生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赢得了阵阵掌声。

“干我们这种技术活的,很多人都不愿将手艺外传,姜师傅担心的却是自己的技术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跟了姜涛13年的徒弟张锦鹏说,“师傅常说他只想当个好工人,但在我们眼里,他是真正的大师。”

(责编:田少星、程宏毅)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