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热点专题>>劳动者之歌——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人物风采

爱唱歌的“光明使者”——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冯德伦

2019年06月27日08:46  来源:《工人日报》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冯德伦。

冯德伦给员工讲解他总结的设备巡视“5到位”工作法要领。

冯德伦(中)在变电站现场讲解端子箱防止凝露技术措施。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及重庆华灯初上。”在一众到重庆旅游过的游客眼中,夜幕下的重庆被灯火“点亮”,靓丽而又梦幻。而在灯火辉煌的背后,有一群控制着灯光“开关”的电力工作者。当千家万户灯光通明时,却鲜有人想到幕后的电力工作者们常年坚守在相对枯燥的岗位上,时刻守护这一片“光明”。

电力工作者有着“光明使者”的美誉。他们之中,有的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而有的已经在电力战线上耕耘了数十载,一直播撒着“光明”。其中,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岸供电分公司的冯德伦就在电力战线上耕耘了34年。其间,他一边孜孜不倦地散播“光明”,一边用歌声愉悦自己和他人……

追求卓越的“乐之者”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地遍地花”……每个工作日上午7点至8点左右,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岸供电分公司负一楼的车库里,路过的人总能听到冯德伦的歌声,或铿锵有力、或婉转动听,新一天就从这“魔性般”的歌声中开始了。

今年54岁的冯德伦头发有点灰白,但梳得一丝不苟,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抖擞。性格开朗、乐观的他,从1985年参加工作起就爱上了唱歌,平日里没事儿就哼哼歌,而每天上班在车库先开开嗓这个习惯,从3年前就养成了。

“每天唱歌自己心情愉快,也能给别人带来正能量。”冯德伦现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岸供电分公司副总工程师,他从事过调度、生产管理等工作,获得各种业内外荣誉47项。同事眼里的他总是快乐的,靠近他仿佛也能被快乐“传染”。

“冯总工程师工作日很早就在公司车库里唱歌,我们私下还在开玩笑,说他是被电力‘耽误’的‘歌手’。”该公司的一位职员称,冯德伦唱的都是老歌,歌声也很“魔性”,但仔细听来,觉得还挺有韵味。“听他唱歌的时候,我们心里也觉得乐呵呵的。”

在冯德伦的“歌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阳光路上》。“阳光路上,无限风光,前进的脚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挡……” 在34年忙碌而辛苦的工作中他很认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他说,“要把工作当事业,做一个‘乐之者’,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这也是我喜欢这首《阳光路上》的原因。”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冯德伦时常挂在嘴边并始终坚守的信念。据他回忆,刚参加工作那一年,为了干好电网调度员工作,他花了3个月时间跑遍了全市所有的变电站,记下所有变电设备的情况。

“重庆电网的接线图我都能背得下来。”他把接线图、操作规范牢牢地装在脑子里,因为他知道调度员的工作尤为重要,不仅维系着电网安全,更关系到员工的生命。

他说:“要让规程变成本能。”在自我严格要求下,18年的电网调度工作中,他操作零失误。

对冯德伦来说,他不仅能把全市的电网接线图和调度规程背得滚瓜烂熟,还曾实现了在短短1个月内,把10千伏配网的调度员训练提升到能够担负起110千伏地区电网调度的历史性突破……无论是在一线调度员的岗位上,还是在管理岗上,他所追求的就是“做到最好”。

去年8月初,南岸某片区因新建变电站原因,要有序停电。得知后,部分客户情绪激动,到单位讨说法。冯德伦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公布在张贴栏内,接受该片区客户咨询。

那10多天里,冯德伦每天接听电话超过100个,不厌其烦地向客户沟通、解释。

“半夜一两点钟,也有客户打电话来咨询!”冯德伦回忆说,有的客户开口就骂,自己只有忍着,还得给客户赔不是。好在让他欣慰的是,通过耐心地沟通解释,绝大部分用电客户表示理解和支持,没有发生重大舆情和群访事件。

“重庆夏天没电有多难熬大家都感同身受,所以群众电话打给我有怨气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冯德伦说,换位思考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普通市民对电力工作不了解,他公示电话前,就做好了当“出气筒”的准备。

“我这个人不喜欢拒绝,不愿应付,能做到满分,就不要只做到99分。”从调度员成长到“指挥官”的34年,这些都是常挂在冯德伦嘴边的话。在大家和领导眼中,无论是抢险救灾、重大活动保电的安排指挥,还是重点工程、重大事项的组织协调,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揽下任务,想方设法攻坚克难。

有担当的“实干家”

冯德伦不仅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履责、倾心倾力,在急难险重面前更是勇当先锋,曾多次带队奔赴市内外救灾一线。

2009年夏季,重庆垫江县发生特大风灾,他带领他的线路铁军主动请命前去抢险。“3天内要保证全县恢复正常供电。”冯德伦出发前就立下誓言。饿了啃干粮、困了席地卧,最终,凭着钢铁般意志、高水平的技能圆满完成了抗灾抢险任务。

而在他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2013年“4·20”四川雅安地震的救灾经历。当晚,25辆车、85人的抢险救援队伍在永川集结,冯德伦任副总指挥,带领队伍连夜赶到灾区现场。

凌晨2点,作为第一支赶到现场的电力抢险队伍,他带领着大家马不停蹄地参与救援,为医院、自来水厂、灾民集中点应急保电。

遇到救援道路中断时,他带头“手动抬车”、连续两天三夜没合眼指挥救援、脚走到肿了一大块儿……在抢险救援的7天里,余震不断、滚石不断,他和队伍在生死考验下,克服着一个又一个困难。

4月28日下午,85人、25辆车毫发无损地凯旋。冯德伦记得很清楚,回到家后他把在自己关在屋里大哭了一场,所有的压力和辛苦在那一刻释放。

冯德伦的身影除了出现在抢险救灾一线外,他还出现在极易产生高原反应的青藏高原。

2016年,在西藏电力公司QC培训班上,由于高原反应严重,头疼得很厉害。但他还是强忍着坚持上完课才去诊所输液,下午又准时出现在培训课堂上。他说:“我希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冯德伦是一个有担当、有实力的‘实干家’。”该公司领导和同事谈起冯德伦时,毫不吝啬赞扬之词,“重点工程协调办公室主任”“劳模创新工作室主任”“保电工作办公室主任”“配合政府两违整治办公室主任”等这众多 “头衔”就是他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前冲当急先锋的生动写照。

德技双馨的“好老师”

秉持着甘于奉献,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冯德伦此前也收获了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双越之星”先进个人、“重庆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而“一花独开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 冯德伦十分重视对青年职工的传帮带工作。他提出要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要比一代强”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最终目标。

2014年起,冯德伦兼任了“张毅劳模创新工作室”主任,从工作室的定位、到制度体系构建,从硬件建设到软实力提升,从顶层设计的规划到机制建设的细节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排头兵”,心力的过度付出让他从两鬓斑白到了满头银丝。

他对工作室的定位就是两大核心任务:创新和人才培养。其中,创新的难点之一是寻找好的课题。为此,他没少费心血。他带队到高校、到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对接。

“我们有十几个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你们有解决的办法吗?”“我们有十几个国内外领先的技术,你们在实际工作中用的上吗?”这是众多对接活动中与重庆大学的一次交流对话,他创新出的这种方法开创了课题源源不断出现的主动局面。

辛勤付出终结硕果。他兼任这个部门主任后,工作室荣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荣获省部级管理创新成果奖14项、省部级及以上职工技术成果奖115项次,获国家专利授权98项,创造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培养出高级技师22人、技师79人、各级优秀专家人才47人。

此外,冯德伦还是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他参与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已有30余名。并且还用工余时间在辖区范围免费办起了电工技能培训班,由他授课,把课堂搬到设备现场,结合实际讲理论、现场答疑,受到了广泛欢迎。

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截至目前,超过300名物业、学校、企业、机关等单位的电工参加了培训。极大提高了社会电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了客户用电安全事件发生。

在奉献的同时,冯德伦也成长为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行家里手”,作为国网公司省公司级优秀专家人才,他已获得21项国家专利授权,发表了10余篇技术和管理论文,主持编写了《重庆电力系统地区调度管理规程》等多项规程标准,成为了公司系统有名的“多才专家”。

尽管冯德伦已有诸多荣誉加身,成绩斐然,但如今,每个工作日的早晨,在南岸供电分公司的车库里,仍旧能听到或铿锵有力、或低沉婉转的歌声……

(涂吉祥 李承英/文 涂吉祥/摄)

(责编:田少星、程宏毅)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