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劳动观察

走近职工,听到彼此的心跳

——一位歌唱演员的基层演出日记

杨竹青

2019年08月09日09:11  来源:《工人日报》

从艺30多年,已记不清有过多少次下基层演出慰问的经历,但刚刚过去的7月的一周多时间里,却让我的感觉不同以往,久久不忘。

刚参加工作时,曾听过团里的老演员讲他们当年下基层时那些接地气的故事,心生向往;前几年,乌兰牧骑事迹的广泛传播,更带给我无限遐想:什么时候也能像五六十年前那些前辈、像乌兰牧骑的演员们一样,站在广大职工群众中间能彼此听到心跳地为他们歌唱。

一周多的宁夏基层演出后,我似乎找到了那种曾在电视报纸上看到、读到的感觉,脑海中突然意识到,这样的演出正是自己梦中的乌兰牧骑!

重拾初心,再次出发

7月12日。我们全总文工团带着党中央、全总书记处对老区职工的关怀和问候,出发奔赴宁夏。

由于临时更换航班,把出发前的所有事情办妥,已是凌晨2点了。今天中午办完入住,全体人员15点30分出发,去银川光明广场布置、调试演出设备。此时,大西北的太阳是最毒辣的时候。大家顶着酷暑,在露天舞台上工作了两个多小时,完成了演出前全部准备工作。

20点,此次宁夏之行的第一场慰问演出,在光明广场正式开始。在停在路边的大巴上化妆、换衣服,到露天舞台上演出,演员和工作人员大多汗流浃背,但现场的气氛,是那么亲切自然、和谐热烈,让演职人员深受感染。

唱完走下台,有观众跑到我们大巴车旁边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您唱得太好了!这么专业的国家一流团体的演出,我们这边不是总能看到,谢谢你们!”一席话让我感受到了基层职工群众对文化下基层的欢迎,对艺术的热爱,也让我深受感动。

这种演出方式,对于我这一代和更年轻的一代演员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印象中,只是在近30年前大学刚毕业后,有过到基层群众中去演出的经历。

这种广场式演出,因为嘈杂,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才能hold住观众。除此之外,还要善于根据观众特点,使用言语及肢体语言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让他们产生共鸣与你互动。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前些年,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纷纷转而“向钱看”,舞台表演方式、台下面对的观众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文艺回归基层、回归本质,回归初心,才有了今天这场让我既新奇又兴奋的演出。看着台下热情的观众,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就是中国文艺深深的沃土。中国文艺界应该借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契机,重拾初心,再次出发!

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与剧场演出不同的是,基层演出最大特点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每场演出的规模、场地、节目都会不同,但都要贴合观众需求,演出精彩。

7月13日。今天的演出任务安排在上午,全团兵分两路,分别慰问中铁水务集团建设工地和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设工地。

8点出发,我们来到中铁水务建设工地,10点开始演出。

舞台是露天搭建在工地边上的,施工现场秩序井然、环境整洁,舞台旁边停着吊车等大型作业机械,很是营造气氛!今天是个大晴天,顶着大太阳,职工们却热情洋溢,掌声不断,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让我惊奇的是,当我唱起节奏强劲的新歌《中国强起来》时,台下的掌声竟然那么合拍,热烈的场面把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这首歌是我为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录制的新歌,是今年央视“五一”晚会的后备歌曲,这次慰问是第一次在现场演唱。如此好的效果,让我大受鼓舞。

文艺要担负起“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任。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担负起政治责任,把弘扬正气、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己任。

7月15日。结束了银川地区三天四场演出后,今天我们要转场石嘴山市。石嘴山是宁夏的老工业基地,也曾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

按照演出安排,今天我要承担两场演出的工作量。

早8点从银川出发,到石嘴山市安排住下后,上午11点,我们演出小分队成员便拿上演出用具,前往新区人民会堂走台,为14点30分的演出做准备……

20点,第二场表演在石嘴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

一天演出两场,体力消耗很大。合理分配体力,保障每场演出的高质量,也是演员的必修课。我们在舞台上就按两首歌计算,这10分钟的演出必须是脑力和体力的高度集中,消耗很大,再冷的天气,下得台来,也经常是一身汗,有时还会有虚脱的感觉。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如果晚上有演出,白天哪里也不去,以保存体力,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

互相切磋,积累素材

7月16日。今天上午安排了和石嘴山市当地的职工朋友进行艺术交流。职工当中有很多文艺爱好者,有的还非常专业!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对他们进行辅导,并在交流中互相切磋和学习是我们下基层常做的工作之一,和他们进行交流,也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我们在舞台上的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专业上的交流,与广大职工情感上的沟通更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根应该扎在哪里。一位观看了我们昨晚演出的煤炭企业退休干部,在面对面和我们交流时显得很兴奋:“20世纪70年代,中国煤矿文工团曾来我们这里演出。那时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真是一票难求。当时还上小学的我,至今记得演员邓玉华演唱时的风采。你们应该多来。”

13点30分,前往宁夏大地循环发展公司进行慰问演出。

演出是在厂房中进行的。工厂厂房的规模之大,现代化程度之高,远超我们对民企的想象,演出的车间占地超过1000平方米,完全不是以前车钳铣刨的概念了,大型机械设备丛中,传出阵阵欢歌笑语。我们几乎是站在工人中间进行演出。

演出完在大巴上换下演出服,大家都在大巴车旁把行李打开,把演出的一应用品再收回箱子里。然后直奔下一站,革命老区固原。

7月18日。今天又安排了两场慰问演出,早9点30分在青铜峡银河广场演出,19点30分转战吴忠市开源广场演出现场。

晚上的广场,依旧热闹非凡,乘凉的、散步的、锻炼身体的、卖小吃的,热火朝天的广场舞……这样的演出环境以前很少遇到。但演出一开始,我们就迅速成为广场的主角,所有人都对我们的演出表现出极大热情,人群很快聚拢过来。

这次到宁夏演出,所到之处,我发现当地百姓的幸福指数很高,居民闲适的生活状态、纯良的性子、多彩的业余生活、丰富的美食,极大更新了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认识。近年来也走过一些国家,对比之下不禁感慨,有多少国家的人民可以享有这样安定富足的生活呢。

全总文工团带着全总书记处对边疆职工的关爱,历时9天分赴宁夏四地慰问演出11场,顶烈日、冒风雨,行程2000余公里,为一线劳动者、劳动模范,为广大职工群众倾情演出,献上了一场场高雅视听盛宴,也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喜爱和欢迎,留下了一段难忘时光……

尽管这是我的演艺生涯中比较劳累的一次演出,但是过程中广大干部职工给予的热烈反响、高度评价,让我们再次陷入文艺应该如何为人民服务的思考。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我们就应当以乌兰牧骑为榜样,把群众喜欢的精神食粮送到一线职工身边,为职工歌唱,为职工奉献。

(作者为全总文工团歌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责编:田少星、艾雯)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