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理论研究和遗产恢复同步 场馆修缮和资源利用并重

延安挖掘历史打造劳模精神新高地

形成“一主三支”的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和职工学习教育基地

2019年11月25日14:24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毛浓曦)日前,在陕西延安南泥湾,延安市总工会的工运理论研究成果,引起了来自全国200多位参加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暨劳模精神理论研讨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是近年来延安市总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挖掘整理历史资源,将延安打造成为全国劳模精神高地的一个缩影。

“充分挖掘延安时期的职工学习教育资源,打造全国工会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和弘扬劳模精神的新高地,延安市总责无旁贷。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延安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黑树林说。

据了解,延安市总从理论研究、遗产恢复利用两方面同时着手打造劳模精神新高地。

在理论研究上,延安市总成立了延安工运理论研究会,创办了季刊《延安工运》,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陕西工运学院合作,进行延安时期工运理论研究,重大科研立项3个,形成理论调研文章百余篇,丰富了中国工运史。

延安工运理论研究会会长李五明,长期致力于延安时期工运理论的挖掘、研究,他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延安时期13年的工运资料非常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陕西省总召开过专门座谈会,征集过史料,汇编成上百万字的陕甘宁边区工会资料,省总还出过11期关于陕西工运的册子,还有当时留下的大量报刊资料。”

李五明用大量详实的史料,论述了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在中国工运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他还研究整理出“一个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行业工会”——黄河水手工人工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摆渡部队、运送物资、伤员等的英雄事迹。

据介绍,延安市总还研究整理出了《延安时期工人运动简史》,对当时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边区工业的迅速兴起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进行了详实梳理,对延安工人学校的珍贵历史也进行了挖掘、整理。

与此同时,延安市总对延安时期的工运遗产全力恢复利用。目前,已完成了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总工会旧址、延安工人学校旧址的恢复,延安时期工人运动简史陈列馆的布展。加上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馆,形成了“一主三支”的全国工会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和职工学习教育基地。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旧址和工人运动简史陈列馆的4个院落22孔窑洞,已按旧址原貌修缮一新,开始接待自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工会干部、职工群众;在延安桥沟鲁艺旧址内,作为工人学校旧址的窑洞已被修葺好,正待布展;在宝塔区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馆已是游人如织;由延安市总发起,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延安市总与陕西电视台联合出品的《中国劳模》电视专题片也正在制作中。

(责编:程宏毅、艾雯)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