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职工文化

《班长日记》像一座精准的老挂钟,而爆破班就是那根不停奔跑的最守时的秒针

“我们登上了《工人日报》,成了主角”

高晓曦

2019年12月16日08:29  来源:《工人日报》

10月初,我们本钢集团工会接到“最班组”大赛通知后,当即决定报名参加。可是哪个班组最能代表集团去参赛?大家思来想去,将目标锁定到了荣获2019年全国工人先锋号的本钢矿业露天矿爆破作业区爆破班。

“就让我们单位党群工作室蒋忠敏拍吧,20多年来,蒋师傅都把矿山拍遍了,肯定能够完成任务。”露天矿工会副主席朱丹微笑着说。

“一定要把爆破班职工的工作状态、精神风貌展现出来,用镜头记录下他们努力工作的样子。”蒋忠敏说。

为了让视频有创意、有内涵,蒋忠敏找到同事陈亮商量脚本,最后确定以《班长日记》来讲述一段“最有温度”的故事。没想到的是,真正拍摄起来,班组职工很紧张。看到这样的情景,蒋忠敏有点乱了阵脚。最后,蒋忠敏意识到,爆破班的职工就是普普通通的工人,要想拍出真正接地气的作品,首要条件就是两个字——真实。

有了这个想法,蒋忠敏决定进行跟踪拍摄,还原出最真实的班组工作状态。领放起爆材料,装药,填塞,连线,警戒……工作中的每一个镜头,都被他用镜头忠实地记录下来。职工工作时的真实模样,让蒋忠敏心里暗暗喊道:“成了!”

11月19日7时40分,我们在爆破班的班前会上看到了谢永辉,他正把每个爆区的危险源点及防控措施向各爆区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交代。

短视频中的主角谢永辉是爆破作业区爆破班班长,今年54岁,1984年参加工作时就在爆破班。因为父亲以前是从事碎矿工作的,所以谢永辉从小是听着矿里的炮响声长大的。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他虽然觉得辛苦,但仍然充满感情。

这天,爆破班的成员们在仅有零下15摄氏度的露天采场铲土回填。直径30厘米左右的炮坑,有15米深。每个炮坑里要填一半火药,余下的要人工铲土回填。一个坑要填近200锹左右的土,每人要填10多个坑,要挥2000多锹。

“冬天作业最艰难,土都冻上了,回填特别麻烦。不管多冷的天,干完都是一身汗,风一打浑身就冻透了。不过矿里逐渐向机械化靠拢,把冻上的土堆用小型勾机把岩渣勾开,操作起来能方便些。”谢永辉说。

谈到不久前自己和班组成员在“最班组”短视频里出了镜,谢永辉说:“很开心,我们登上了《工人日报》,成了主角。看着短视频里的自己,听着短视频里自己的声音,班组职工都激动得不行。”

爆破班每年承担着8700万吨矿、岩的爆破任务,年消耗炸药2万余吨,雷管10万余发,起爆弹6万余发。班组自创质量、安全、现场、培训四结合管理体系,实现了爆破安全生产“四个零”。

《班长日记》记录了爆破班职工最朴实的日常,它像一座精准的老挂钟,为平凡的日子忠实报时,而爆破班就是那根绕着中心不停奔跑的最纤细、最守时的秒针。

《班长日记》每天都在续写。“爆破班是一个有着很多‘最’的荣誉班组,我们要继续讲好‘最班组’的故事,传递出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正能量。”谢永辉说。

“视频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最真实。也因为最真实,所以最精彩。”蒋忠敏说。

(责编:田少星、艾雯)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