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部分工人不能按时返厂,全自动生产线加速上马

一些企业复产机器人比农民工先到岗

专家表示,农民工需提升技能适应新变化,各方应合力建立培训网

刘旭

2020年03月20日08:34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疫情之下,部分工人不能按时返岗,倒逼一些企业上马全自动生产线,加速“机器换人”步伐,这对农民工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方合力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迫在眉睫。

“隔离在本溪、抚顺、铁岭农村的工人还没返回岗位,第2条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已经运进厂门。”沈阳某压缩机制造企业副总经理陈龙说。

3月10日,在该企业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上几只机械手臂有条不紊地工作,五六名技术工人盯着仪器,抓紧赶制压缩机配件,另两条半自动生产线因为人员不足搁置着。这样的生产效率与预期相去甚远。

疫情之下,部分工人不能按时返岗,缺少工人就没法组织生产、没法按时交货。“机器换人”的需求对一些企业来说变得格外现实和迫切。面对加快脚步的“机器换人”,农民工该如何提升技能适应这种新变化?

疫情加速“机器换人”步伐

企业停工一个月相当“剥下一层皮”,这话一点不假。

春节前,陈龙的工厂接下不少订单。尽管许多客户同意延期1个月。但如果恢复不到原来的生产力,企业则面临96万元的违约金。该企业共有员工52人,有30余人春节前回了农村老家,部分不能按时返岗。

“就算租大客车跑上千公里接回来,租房子、供饭,隔离14天,订单还是赶不出来。”陈龙说,疫情倒逼他加速“机器换人”的计划。

一咬牙,陈龙在银行贷款120万元新进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这经过精打细算:新的生产线安装完成后,只要5个工人,而同样产量的老生产线需要20人。平均每人每年的人工费为3.6万元,这就省下来54万元,可合格率提高了9%。

除了制造业“机器换人”,各类保洁、送餐类服务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悄然上岗。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始用机器人来承担送药、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杭州、宁波等地的部分隔离点安装了送餐机器人。除此之外,杀菌保洁机器人、体温检测机器人也在机场、地铁、公交车站等公共场景下应用。

刚被“换”下的农民工杨军宝最近在沈阳鲁园劳动力市场找工作,他的上一份工作是仓储公司的分拣员,底薪1900元,每天分拣货物2000件、计件工资138元。受疫情影响,为保障货物的卫生安全,企业减少了人工分拣,上线了更多的分拣机器人。

缺少过硬劳动技能的农民工换行难

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发布的《2020辽宁省中小企业疫情影响调查报告》指出,疫情对批发零售业影响最大,其次是制造、服务、住宿餐饮、建筑等行业。而这些都是农民工从业较多的行业。

“一台机器取代两三个操作工,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陈龙举例说,比如机器人冲压工作站,机器上下料安全效率高,还可以预防工伤。这种机器人不到10万元,一台能抵两个工人,生产效率最多能提高30%。这种简单重复的操作工岗位早就被机器取代。

疫情之下,人力成本还要追加口罩、测温枪、消毒水、隔离费用等防疫成本。这促使一些企业通过提高自动化生产比例、开展线上业务等方式减少用工,最先淘汰下来的便是缺少过硬劳动技能的农民工。

沈阳鲁园农民工工会新生代协会主席、团委副书记刘艾冬告诉记者,受不愿“早八晚五”工作、不愿在城里定居、不愿在打工地交社保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民工青睐打零工。春节后往往是工地、餐饮、家政、物流等行业零工招工高峰期。受疫情影响,除了快递、送餐平台对快递员和送餐员的招工需求增多,其他都有所减少。

跨行业、接受再培训难,让农民工就业面临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在全部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2.5%(2018年),并且,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仅占32.9%(2017年)。

44岁的杨军宝老家在黑龙江汤原县,他不是没考虑过学个过硬的本事。焊工培训课,他曾参加过。“操作几下就会焊,可是想焊得漂亮,需要大量的练习。当学徒没收入,怕耽误赚钱就放弃了。”杨军宝说。最近,线下培训课开到了线上,他在儿子的指导下,重新听起了焊工课,“还是没法练实操,如今再想学点本事、跨个行太难了!”

建立农民工持续进修机制

“‘机器换人’不是取代人,而是促使农民工学技术,从普通操作工变成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人。”沈阳鼓风机集团齿轮压缩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徐强说,企业对技工的需求仍然旺盛。

外出打工25年,杨军宝当过保安、送餐员、快递员、分拣员、运输工。他告诉记者,农民工愿意主动学技术,让自己的技能升级,只是力不从心。

陈龙认为,企业有责任培训在岗的农民工,而培训全社会的农民工则需要政府统筹谋划。“只要愿意回厂工作与我共渡难关的,我会专门请人教他们学会操作新的生产线。按时完成这批订单,我给每个人涨工资。”陈龙说。

“政府应加大投入,建立健全一个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说。

他建议,在普惠性前提下,为农民工建立一个有弹性、多层次、多选择、多模式的持续进修机制。建立在岗农民工职业技能实训中心,整合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将在岗农民工纳入重点扶持的职业培训项目中;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建立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对有条件的农民工开展创业辅导和指导。

(部分受访对象为化名)

(责编:艾雯、程宏毅)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