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礼
2020年08月18日08:21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一家成熟的高科技企业对于优秀的中高职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即便整个高科技行业普遍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却营造出丰盈的人才库存,从而使企业具备了充足的发展活力。
企业招不到合格的员工、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长久以来,这已经成为人才招聘市场常见的怪相。眼下,整个高科技行业普遍面临着人才紧缺的问题,但地处西北的一家科技型企业——宁夏荣光科技集团却逆势营造出丰盈的人才库存,从而使企业具备了充足的发展活力。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宁夏荣光科技集团,来自智能制造机器人领域、3D打印及技术领域、激光芯片研发与应用领域、半导体照明及智慧农业领域的5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让人啧啧称奇。
“企业能走到几天,是坚持走产教融合路子的结果”,提及公司这些科技含量十足的科研成果,该公司董事长梁少荣说,集团公司以产教融合破解人才困境,不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也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一张王牌,吸引了大批观摩者前来取经。
恼人的“两张皮”
十几年前,当时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的梁少荣从广东来到了宁夏。彼时,他瞄准了光电和智能制造的市场方向,注册成立了荣光集团,并准备在当地建立光电产业园。
一切准备工作进行得顺风顺水,但结果却在“不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卡了壳——大批前来应聘的人中硬是找不出可用之才。
“这其中包括当地几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尽管他们的所学专业与荣光公司的需求一致,可真刀真枪地‘练一练’时,几乎‘全趴下了’。”这是久居广东的梁少荣始料未及的,由于招不到合格的工人,无奈之下,企业不得停止了光电产业园项目。
梁少荣想搞个明白。他随即带领工作人员对宁夏几所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他发现问题很明显地摆在那里——学校用于学生实习、实训的设备,是仿真教学型演示设备,与企业的生产设备存在明显差异;学校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再到学校工作”,几乎没有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实际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场所基本局限于教室和校内实习场所,接触不到先进的理论和最新设备……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校内学到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势必难以对接企业的实际需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结构、质量与整体产业需求无法完全适应,学生的在校教育与社会实际应用成了互不关联的“两张皮”。
几经掂量,荣光公司召开了董事会,公司上下达成一致:如果不解决这个恼人的“两张皮”问题,公司的发展前景就是死路一条。会议研究决定,与当地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共同培养公司急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
产教融合“六字诀”
一家成熟的高科技创新类企业,不仅仅需要研发类高端人才,对于优秀的中高职人才也有很大的需求。
2015年,该企业产教融合迈出了第一步:他们与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石嘴山工贸学院签订了合同,郑重承诺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之后,企业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增加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和内容,实施了有具体操作方式、有量化考核指标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并将学校原有的实验、检测、分析仪器等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这既保证了学校教学的系统性和特殊性,又切切实实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经过连续6年的持续发力,荣光集团逐渐建立起“产、学、研、培、服、赛”六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模式:以生产带动学习、实训;以研发培育带动师资力量;以培养技术型、产业型人才服务社会,以大赛夺标提升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荣光集团在学校里设置了共享车间,将实际生产引入了校园,让学生学到了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赞助老师前往知名企业实践学习,提升了教师的职业技能;引入了100多名专家学者,公司每年可培训学校教师200多人次以上,学生及产业技能人才2000名以上。
不久以后,“六字诀”产生了令人欣喜的良性效应,制约集团发展的人才困境陆续得到了缓解。荣光集团开始陆续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咨询、技术辅导、创业扶持等服务,并按照社群化、精细化、专业化、品牌化思路打造了创新创业技术服务中心,为学生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推广、资源共享等服务。
“共益”理念落地生根
尽管还没有完全在产教融合中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但荣光集团却对此满怀信心。
企业总经理庞海萍坦承,当初决定走产教融合这条路还是冒了一定的风险的。比如,企业商业机密的泄露问题、学生实训中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企业针对学生实习大量投入的成本问题,都让大家有所顾虑,而此前当地并无先例可资借鉴。
企业的自身利益能否实现尚是一个未知数,荣光集团却提出了“共益”的合作理念——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应该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如今,“共益”从理念变成了现实:一届接着一届的毕业生新手炼成了业务能手,不但缓解了荣光集团的人才紧缺问题,也成了其他各家企业的“抢手货”——一上岗即成了熟练工。学校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招生难得到缓解。同时,荣光集团还帮助在校学生、老师申报了多项专利,完成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活动。
育企业实用之才,走产教融合之路。几年来,荣光集团在产教融合领域不断探索前进,希望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和发展地方经济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目前,集团公司创新“互联网+”实训中心的O2O新模式,打造了集创新技术型人才培养、前沿工业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实训中心和双创平台,倾力培养更多高技术人才,让“共益”的合作理念更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