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昂
2020年08月18日08:22 来源:《工人日报》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并且要“支持远程办公应用推广和安全可靠的线上办公工具研发,满足日常性多方协同工作、异地协同办公需求,有效支撑工作效率提升、业务协同模式创新和业务组织方式变革”。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则要“推动完善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为在线办公提供有效支撑。
疫情期间,许多企业都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线上办公手段,特别是在与境外厂商的沟通协作中,一些线上办公软件也及时推出,并得到了市场的一定认可,有关行业和市场管理部门也调整了许多审批流程,“线上批”成为新趋势。
事实上,这些智慧办公的手段,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令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产生了变化,更趋于数字化和扁平化。
互联网大潮已有20余年,20余年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潮起潮落。而今,不少高新技术企业资深员工在网上抱怨,企业做大了,管理层级太多了,新的市场动态没法及时上报,新的想法和创意难以及时实现,以至于错过了市场良机,管理层的战略意图也难以有效执行。管理部门不断增多、资源重复的业务分支、层层叠叠的流程权限,不少从事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还没有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企业,却先有了“大企业病”,在原有的优势领域内被后来者追上甚至超过。
智慧办公的手段,是有助于企业优化管理结构,根治“大企业病”的。线上的交流和讨论有助于信息的快速上行下达,不见面的流程和审核有助于减少管理部门成本,数字化的资源配置,也有助于不同业务分支“减少扯皮和推诿”,并让业绩回报清晰可见,使企业管理层及时发现外部风险和潜在机遇。
其实,许多在相关领域保持优势竞争力多年的“百年企业”,其管理结构有着共同特点:少而精的中高层管理团队,一专多能的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尽可能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当然,在没有智慧工具的年代,形成这样的管理结构,是需要企业内部多年磨合和摸索的。智慧办公的引入,也能令新企业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扁平化管理模式,形成既具有市场竞争力,又有未来发展空间的管理结构。
只不过,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在运用智慧办公之后,看到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和结构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就是另一回事了。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如果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结构适应不了智慧办公,适应不了未来市场竞争,自己不向自己“挥刀”,迟早有后来者“挥刀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