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汗珠落到道砟上,瞬间蒸发

陈华

2020年08月18日08:23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立秋之后,“秋老虎”接连发威,安徽多地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对部分必须露天工作的铁路人来说,这是战洪水之后遇到的又一个考验。

七月的暴雨似乎让安徽的暑热延迟了很多。立秋之后,“秋老虎”接连发威,安徽多地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对部分必须露天工作的铁路人来说,这是战洪水之后遇到的又一个考验。

探伤仪加挂10公斤水“防口渴”

8月12日,西寺坡烈日灼人。11时40分,蚌埠工务段探伤车间宿州探伤工区副工长李斌带领5名职工乘坐黄色工程车,奔向京沪线西寺坡站作业点。

路上没有风,两旁的树梢一动不动,只听得蝉声此起彼伏,仿佛在留恋刚刚过去的夏天。

钢轨探伤工被称为“钢轨医生”。当天,李斌和工友们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2.5公里线路和6组道岔的钢轨探伤任务,对钢轨进行每月一次的“体检”。

每个人都身着长袖的夏季黄色工作服,头戴印有铁路路徽的草帽,脖子上围着吸水性强的棉质毛巾,腰部斜挎的工作包内除了人丹、十滴水,还有个盛满冰镇绿豆汤的2升大水杯。

他们抬着加满水的钢轨探伤仪走行100余米,到达作业地点。“钢轨探伤仪加满水约有40公斤,为保证高温下探伤时水量充足,我们还在探伤仪把手上加挂10公斤水,推行起来也是需要点驾驶技术的!”老职工李成打趣道。

“滴,滴……”仪器发出清脆的鸣叫声,大家推着探伤仪稳步前行。太阳光越来越火辣,仪器铁质的把手开始发烫,显示屏右下角的气温显示为36℃。

“李工长,发现可疑波形!”老职工李伟突然停下脚步。副工长李斌当机立断:“钢轨状态不错,灵敏度正常,波形的确可疑,进行手工校对。”他麻利地从工具箱中掏出校对探头,蹲下身子,一只手拿着探头,一只手往钢轨面上涂抹耦合剂,进行校对。

此时,脚下的道砟往上翻滚着热浪,头上的烈日近乎直射,汗水顺着脸颊向下流淌,汗珠从下巴尖滴落到道砟上,瞬间就蒸发了。

“查到钢轨核伤,消除了隐患。来,慰劳下,大伙喝点冰水!”李工长笑盈盈地说。

六进“烤”场不放过1毫米的裂纹

8月11日13时45分,安徽芜湖市室外气温再次飙升至35℃。一名身穿黄色带反光条长袖作业服的检车员,从容地踏进芜湖东站上行作业场,这是他今天第六次走进“烤”场。

铁道线上石砟滚烫滚烫,火车轮子反射的亮光让人睁不开眼。货车检车员毛小林在这种环境下要足足工作10余小时。

胸口挂着对讲机、手里拿着检车锤和检车灯、头戴蓝色安全帽的毛小林进入现场后,豆大的汗珠从他被晒黑的脸庞上不停往下滑落。他几乎是侧躺着身子,在车辆的走行部不断地用检车锤敲击配件。

“检车员的工作就是每趟列车终到或始发前,列检检车员需要认真检查车辆各部件的状态,不停地用下蹲、上探、抬头、转身等各种姿势穿梭于各车辆之间,时刻做到锤到、眼到、心到,哪怕是1毫米的毛细裂纹也不会放过。”毛小林说。

今年1月至7月,芜湖东站车流增长,上行作业场平均每天47列、2500辆。“一个组的检车任务少则八九趟,多的超过16趟,每一趟检修完毕需走行1.5公里,最多一个班要行走25公里。”毛小林说。

车列的前端,作业防护用的红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股道间闷热无比,两边的车辆经过长时间的暴晒,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这样的高温,让人喘不过气来。”毛小林指着车体表面说。

他检查发现该车的5位刹车闸瓦磨耗过限,伴有金属结块影响停车性能,危及行车安全。身高1米83的毛小林钻进低矮的车辆底部更换闸瓦……更换完毕时,他已全身湿透,满脸都是汗水和灰尘,他顾不上擦一下,又继续下一环节的作业。

4人一个班一桶纯净水都不够喝

8月13日,皖北大地气温高达34℃。15时许,杭州北车辆段阜阳运用车间的车辆“大夫”解友杰回到待检室喝了口水,又踏着滚滚热浪来到作业现场,开始他当天第17趟列车的检修任务。

地处京九繁忙干线腹地,素有华东二通道“咽喉”之称的阜阳北铁路枢纽,现在是全亚洲最大的现代化铁路编组站,日均编解列车最高达1.8万辆。这个编组站上的阜阳运用车间职工,面对扩能后的第一个暑运。

提前到达接车位的解友杰,还不到1分钟已是满头大汗。当列车缓缓驶进作业股道,机车吐着热气,夹着列车前进产生的气流,又一股热浪向解友杰扑面而来。他顾不上擦一下头上的汗水,从口袋里掏出检车员工作手册,一边仔细盯着列车运行情况,一边把有异常的车号记下来。

当列车停稳,解友杰的工作服已牢牢地“趴”在身上。他趁空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汗水都快流到眼里了,不擦就会影响视线,我们检车靠的就是眼力。”

插设防护红旗,对防护信号,监控脱轨器上轨,把一切劳动安全防护好后,解友杰用对讲机提醒前部检车员:“机后第10位车辆车轮有异音,请加强车轮部位检查。”说完便猫着身子,钻进车底下开始对车辆“把脉号诊”。

当班班组长安效清介绍说:“别看今天天气预报才34℃,因为我们是露天作业,脚下都是石渣和钢铁,这儿的气温起码在50摄氏度以上。”说着,他用便携式测温仪对着钢轨一照,测温仪上显示的数字是“53”。

半个多小时后,检车作业结束。这时,解友杰的鞋子也冒出了“汗”。

“我们平均每天检车260列1.3万多辆,有的职工一个班下来露天作业得9个小时以上,徒步20多公里,4个职工一个班一桶纯净水有时都不够喝。”车间技术员樊军说。

(责编:程宏毅、宋美琪)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