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技能甘肃”勾勒多项政策破解技工窘境

康劲

2020年08月19日09:02  来源:《工人日报》

8月4日上午,教育部和甘肃省委省政府联合举行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启动大会。这标志着继山东省之后,甘肃成为全国第二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省份。

《工人日报》记者注意到,就在启动大会召开前夕,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瞄准技工难学、做技工难、招技工难等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放出多项政策大招。

半数省属本科高校将转型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偏少是职业教育普遍短板。针对这种情况,《意见》提出,教育部支持甘肃把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按照高校设置程序和标准,将1~2所首批转型发展的本科试点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1所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分专业支持一批高水平工科院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依法依规推进2~3所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单独转设或与省内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合并组建为职业教育本科院校。

目前,甘肃共有16所省属本科高校,另有5所独立高校。按照《意见》提出的目标,未来几年甘肃将有10所以上省属本科高校面临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

在做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的同时,《意见》也提出了“做强专科层次”和“中职层次”职业教育的措施。将按照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标准,实施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集中力量建设1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和30个高水平专业群。

《意见》还提出,要支持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可以预见,随着应用技术大学的增多,中小学和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融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成才之路将越走越宽。

“大企业”兴办“大教育”

近年来,曾经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开设的职业教育学校,在国企改制、改革中被划归地方。这种职业教育脱离企业的后果,是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脱节”。

为改变这种状况,《意见》明确提出,发挥国有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优势,支持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等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继续办好做强职业教育,落实企业办学主体责任,按照职业院校生均经费相关规定,足额拨付所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同时,省内所有企业需设置学生实习、学徒培养岗位,原则上每年按企业职工总数的2%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

企业培养所需技能人才、由政府“买单”。有关人士分析指出,“大企业”兴办职业“大教育”,必将带来开创产教融合发展新局面。

“能工巧匠”走上教师岗位

受制于体制、编制的制约,让能工巧匠走进校园成为职教名师的呼吁,多年难以落地。此次《意见》,为“工匠”变“名师”规划出清晰的路线图,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有了制度保障和教育支撑。

甘肃提出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动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将走上教师岗位,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职业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扩大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推动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

教育部和甘肃省还共同提出,发挥甘肃在“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打造国际产业人才供给高地。通过探索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通互认,为“走出去”企业、合作国家(区域)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教师互动、学生互派、学历互认的“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培黎职业学院与新西兰合作筹建中新应用技术大学。

(责编:程宏毅、宋美琪)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