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配合有序,形式与内容有机相融

【新风貌·新成效 开拓创新中的工会组织】云南工会打出扶贫“组合拳”

本报记者 陈昌云

2020年08月31日09:33  

2016年,经过科学考察和调研认定,云南大山深处的百万贫困农民只有易地搬迁才能彻底斩断“穷根”。全省2832个集中安置点,成为99.6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农民脱贫奔小康的新起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会如何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大局?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主席王树芬和省总党组提出,要打一套配合有序、形式与内容有机相融的“组合拳”。

让贫困农民变职工

“我患有痛风,以前住在大山里,进城看病十分艰难。”59岁的王正海是上述99.6万贫困村民之一。

2018年9月前,王正海一家住在昆明市东川区因民镇天生堂村豆地村民小组。“住在多年的老房子里,要走很远到河沟里挑水吃,一年到头吃不上大米……”

2018年9月,王正海住进了楼房——在东川人口中的“对门山”,一套60平方米的新住房,“我只出了1.5万元”。

东川区总工会宣教部长张俊芬告诉记者,“王正海家这套房子市值为24万元,扣除自付的1.5万元,他实际得到了22.5万元的‘大红包’。”

按照搬迁要求,2020年上半年必须实现“安置住房100%完工、配套设施100%完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入住”。下一步,则要实现搬迁人口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云南省总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孔贵华说,“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帮助他们由农民变市民,同时通过技能培训等手段,将其中的有条件人口变成职工,变成工会会员。”

来自工会的关怀

2019年4月4日,在鹤庆县烟草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王存德家里,王树芬紧握着王存德遗孀杨映芝的手说:“省总出台了相关办法,就是要对包括王存德同志在内的为脱贫攻坚事业而出意外的优秀工作队员给予关怀。”

王存德是鹤庆县烟草公司职工,2016年担任烟草公司派驻鹤庆县西邑镇水井村扶贫工作队员。由于突发心梗,不幸逝世。按照省总报经省委批准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慰问办法》,王树芬把5万元慰问金送到杨映芝手中。

出了王存德家,王树芬来到去年病逝的鹤庆县六合乡黑水村扶贫工作队长赵永生家,看望赵永生的遗属。王树芬把3万元慰问金送到赵永生遗孀手中。

云南省总宣教网络部部长杨永生告诉记者,自2019年3月7日印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慰问办法》以来,截至今年6月30日,已慰问因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住院治疗、致残和身故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381人,发放慰问金540.2万元。

对症下药,精准扶贫

看到年近六旬的徐忠燕用手工编织的篮子很精致,孔贵华拿在手上左看右看,有些爱不释手。孔贵华掏出两张百元钞票递给徐忠燕:“我买两个。”

徐忠燕急忙说:“50元一个,你给多了。”孔贵华说:“我愿意加价,我出100元一个。”

一旁的昆明市总主席戚永宏和常务副主席赵健吾以及东川区总主席郑朝灿,纷纷按这个价格向徐忠燕“收购”篮子。

这是发生在对门山脱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徐忠燕家里的一幕。

徐忠燕是残疾人,自幼腿脚有痼疾。他的编织手艺是搬迁新居后,在工会的关怀下,在扶贫车间学到的。

云南省总法律和维权工作部部长张泽平说,“搬迁群众分好几种情况,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结果,有的需要工会从各方面大力扶持帮助。我们要利用工会组织的资源协调引领,对症下药,一户一策,甚至一人一策。”

“在昆明、曲靖、昭通、怒江4个州市13个万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我们主动介入,主动承担起农民变市民、变职工、变工会会员的责任。”云南省总工会副主席金勇说,省总提出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融入”的12字工作目标,要让走出深山的群众在就业、就医、就学、生活等方面得到切实保障。

来源:工人日报

(责编:孙爽、程宏毅)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