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勤学苦干成长为技术能手,搭建服务平台带动乡亲就业

【追梦·我的奋斗】从普通员工到“农民工之星”

本报记者 丛民 本报通讯员 杨雪雪

2020年09月04日09:22  

8月17日,伴随着“嗡嗡”的马达声,几台满载农药的植保无人机,掠地飞行在农田之上,1060亩田地在4小时内喷洒完成,这样的速度与成效,让山东德州市齐河九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本刚喜出望外。

“以前我们人工打药,一天最多20亩地,现在用无人机,一天能作业600亩,而且雾化特别好,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成本。”齐河县胡官镇村民王民笑着告诉记者。

今年46岁的袁本刚是土生土长的齐河人,中学毕业后来到济南一家企业打工,负责车间机器养护修理。由于袁本刚吃苦能干又肯钻研,很快由普通员工、副班长、班长成为了厂里的机器养护组组长。

2004年因家中老人需要照顾,袁本刚离开济南回到老家齐河胡官镇。经过一番考察,他开了一家农资店,从事农资配送、化肥农药经营。

在开店过程中,袁本刚发现,附近几个乡镇的大部分青壮年男女劳力都去济南打工了,一些小散农户种植管理过程中耕、种、打药、收割都成了难题。不少60多岁的老年人背着打药桶,一天下来打10亩地的药,累得腰酸背痛,还容易农药中毒。

怎样才能降低农户种植成本,既增加土地单产效益,又能帮助他们节省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爱琢磨的袁本刚通过多方考察走访,发现组建合作社是趋势。

2009年6月,袁本刚牵头注册成立齐河金穗粮食种植合作社,按照农户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实行集中种植,改变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经营粗放、经济效益低的状况。

“我们村离县城远,以前出去打工,每个月2000多元工资,一周才能回一次家,根本没时间照顾父母和孩子。袁总给我在合作社安排了工作,忙的时候帮农户送肥料,每天挣200多元,闲时打扫卫生,每天也能挣150元,现在轻轻松松一个月能赚五六千元,还能照顾家里。”胡官屯镇村民曹宪贵介绍自己的工作时笑得合不拢嘴。

像曹宪贵这样通过九丰农业解决就业的农民有很多。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每年免费培训农民工3000人次,带动农民工就业600人,在合作社+公司+订单企业的服务模式下,每亩比一般农户降低种植成本217元,全年节省投入成本1085万元,通过订单式生产优质小麦、糯玉米每亩增收300元,全年增收1500万元,小麦平均亩产650公斤,玉米平均亩产700公斤。

袁本刚带动村民就业的同时也积极帮助贫困户。村内修路需要捐款,他拿出5000元,并盯在工地做义务监督员。2010年至今,为了丰富村内的文化生活,每年他都会拿出2000元,添置文化器材,累计1.8万元。过年过节他都会拿出3000元,组织公司员工到敬老院、老党员、鳏寡孤独老人及留守儿童家中进行慰问。

除了公司正常经营外,袁本刚还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工友创业提供服务。他通过工会邀请农业专家给种植大户技术指导,该镇种植大户吴太磊2019年种植150亩大蒜喜获丰收,一次性创收30万元。帮助种植大户段义恒进行产业调整,200亩优质地瓜全部实现订单式销售,年收入80万元。赵官镇东赵村村民赵庆良原在当地煤矿上班,因井下潮湿患上关节炎无法正常上班,家中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陷入困境。袁本刚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帮他办起农资超市,使其脱贫致富。

2019年12月,九丰农业公司被山东省总工会评为省级工友创业园,袁本刚被评为省级“农民工之星”,同年12月被德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乡村之星”。2020年4月,袁本刚被齐河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齐河县“十佳劳动模范”。

来源:工人日报

(责编:孙爽、程宏毅)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