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俊宇
2020年09月29日09:22
全国劳模温晓红的办公室里挂着一顶草帽,这顶草帽陪着她去过很多田间地头,见过很多贫困百姓。她是福建省喜浪农业公司的总经理,秉持着让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吃上健康大米”的扶贫初心,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建立起与帮扶对象利益紧密关联的长效机制。
趁着假期,青海学生索南多杰进入江苏无锡惠山区的一家企业锻炼,不仅赚钱补贴家用,还能增长见识。父母早年去世,由舅舅抚养长大的索南多杰,是当地职业学校的大一新生。他有机会从青海到江苏勤工俭学,源自惠山区总工会于2014年启动实施的“关爱·圆梦”工程,如今这项民生工程已融入东西部协作精准扶贫大局,惠及多名寒门学子。
日前,由全国总工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全总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全总宣传教育部、工人日报社共同承办的“讲扶贫故事 展工会风采”全国工会扶贫短视频故事展示活动,结束展示与投票环节。在参展的89部作品中,温晓红“一粒米的力量”带领百姓脱贫致富、惠山区总助力贫困学子“圆梦”的故事,都是中国工会扶贫图景里的精彩篇章。
在脱贫攻坚的壮阔历程中,有千千万万奋斗者的智慧和汗水,有无数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工会人,写就了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定点扶贫 成效显著
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和顺县、壶关县,是全总定点扶贫县,分别于2018年、2019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全总连翘”“全总香菇”等扶贫名片,“和顺肉牛”“火麻种植”等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大帮扶力度、发展扶贫产业、帮助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以及积极开展党建扶贫活动,助推定点扶贫县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总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凝聚力量、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全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多次对工会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并专程赶到定点扶贫县调研指导。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高位推动,精心研究部署,统筹抓好工会系统脱贫攻坚和全总定点扶贫工作。
“扶贫就是一盏灯,灯光亮一点,贫困面就小一点。我们工作做得再多一些,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就更好一些。”这样的扶贫理念,犹如接力棒传递给一批又一批全总扶贫队。
扶真贫、真扶贫。近5年来,全总累计为和顺、壶关定点扶贫县投入5000多万元帮扶资金,选派21名干部挂职扶贫。同时,动员各类资源、各方力量,组织实施党建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200多个帮扶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当地百姓由衷赞叹:“来了全总扶贫队,贫困群众得实惠。”
工会作为 精准聚焦
离家不能顾家,回家不能养家,是不少贫困地区百姓面临的两难问题。杨彩红就曾为此苦恼过。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当地贫困户杨彩红和丈夫由于学历低,没有技术,始终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顾,让她的外出打工计划一拖再拖。
如今,建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杨彩红的难题得到解决。
不过,走进工厂,仅是脱贫致富的第一步,还得有技术。通过不断参加培训和技能比武,杨彩红成了一名小组长,负责把控产品质量。
像杨彩红在家门口就业顾家养家的故事,在临夏州越来越普遍,这背后离不开福建厦门与甘肃临夏两地工会的努力,两地工会发挥各自优势,开设扶贫车间并进行技能大赛。
东西部工会资源对接,解决了脱贫攻坚中的很多难题。他们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消费扶贫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衔接,大批的西部贫困家庭得以脱贫。
摆脱贫困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展现工会作为,各级工会发挥智慧、精准聚焦,推出一项又一项可操作、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举措,并积极推动各项措施落地生根。
助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工会东西部扶贫协作、实施消费扶贫、在贫困地区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工会组建和服务阵地建设、强化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帮扶、开展志愿助力脱贫攻坚……
工会的诸多扶贫举措,在89个“讲扶贫故事 展工会风采”全国工会扶贫短视频故事中都能找到真实的注脚。无数工会扶贫干部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谋实招,用苦乐自知的“辛苦指数”,换来写在群众脸上的“幸福指数”。
实现愿景 使命在肩
云南鲁甸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是云南昭通市重点打造的一个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到今年8月,有3.6万名周边贫困群众已陆续迁入该安置点,开启了全新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是深度贫困地区老百姓摆脱贫困的第一步。在安置点建设工程中,昭通市总工会联合安置点建筑公司,开设帮扶夜校,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经过培训,技术“小白”成长为优秀的建筑工人。在此基础上,工会组织还开展劳动竞赛,提升工程进度和质量,提高工人们的技能水平。
当贫困群众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后,“后半篇章”就是如何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贵州省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在全省建设了842个安置区。工会在安置点上为贫困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生活救助、助学帮扶,帮助他们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
在展示的工会扶贫故事中,贵州毕节市总工会的做法是在全市132个易地扶贫安置点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夯实基层根基,提升助力脱贫攻坚能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通过打造“工匠场”、实施“惠工贷”等,帮助了近万名群众创业就业。
在像云南、贵州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故事依旧在上演,处处都能见到工会干部的身影。
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今天的中国,正在书写“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是投身其中的书写者。全国总工会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确保了工会组织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愿景正在一点一滴通过努力变为现实。中国工会人使命在肩,步履铿锵。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