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职工实现学历、技能乃至收入的多重提升,企业则收获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支撑——

一个“圆梦计划”带来的两个成长故事

本报记者 刘友婷 本报通讯员 杜南星

2020年10月14日08:42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资助1.7万余名职工圆了大学梦、为20多万名职工提供岗位技能培训、为4000余家企业送教上门……这是深圳市总工会“圆梦计划”开展13年来取得的成果。这项行动已成为新时期该市产业工人队伍成长的重要平台。

“3年来,我在工会这所大学校里深刻感受到了深圳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力度,自己也在成为一名‘管理+技术’工匠的复合型人才之路上越走越稳。”9月28日,在深圳市总工会第十三届“圆梦计划”开学典礼上,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半导体测试设备工程师米鹏如是说。

据悉,“圆梦计划”是由深圳市总于2008年打造的职工教育帮扶品牌,旨在以工会资助的形式对优秀职工、一线职工、困难职工、失业职工等开展教育帮扶。“圆梦计划”实施13年来,共资助17556名职工圆了大学梦,为20多万名职工提供了80多门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同时,该活动还为4500家企业提供了近7000场次的送教上门公益讲座,受惠职工达85万人次;培训实名制班组长10万余人、国际质量人才17681人、职业核心能力12450人、家政服务人员24831人、工会干部43935人,成为新时期深圳产业工人队伍成长的重要平台。

米鹏正是得益于“圆梦计划”而转型成功的一名职工。2014年,米鹏从机电一体化专科学校毕业后,加入深圳一电子公司从事半导体测试设备相关技术工作。3年后,由于工作表现优秀,公司提拔他成为6人技术团队的主管。“新岗位要求既懂技术,又会管理,怎么办?”迷茫时,公司工会主席鼓励他报读“圆梦计划”工商管理本科,以提升管理能力。

经过3年刻苦攻读,米鹏取得了工商管理10门核心课程均80分以上的好成绩。在学习管理专业知识时,他还学习了机械制图、电工电子、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课程,特别开发了“测试设备安全保护系统”,并成功注册实用专利。此外,米鹏主导发明注册的“设备维护电子元器件检测器”专利,维修效率比原来提高60%,每年节省维护成本300多万元,他带领的团队也逐渐成为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

通过深圳市总“圆梦计划”获益的,除了职工,还有众多企业,富士施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有职工6000人,其中90%的职工只有高中或者中专学历,技术技能比较初级,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对企业用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急需更多的高技能产业技术人才。

“公司工会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企业的需求和职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该公司工会主席朱敏表示,公司在2016年成立了由工会管理的职工大学,职工足不出厂就能享受到各类教育培训。但职工大学自身能提供的学习资源十分有限,正当朱敏为此头疼时,公司收到了市、区总工会下发的“圆梦计划”方案——在富士施乐职工大学开办“双元制”机械自动化专业大专班。

根据方案,深圳市职工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理论教学,企业选择一批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师傅负责实际工作情景下的项目教学,将企业的生产需求、工人的实操经验、学校的理论授课三者有机结合,培养熟悉企业生产的产业技术工人。

职工学习过程中,公司鼓励其利用所学知识参与技术创新改造和技术攻关,不断改善公司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技术难题。截至目前,学员们已完成30余项技术改革创新案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产品质量,消除了安全隐患,已为企业年节约成本超过220万元。

“今年,这批‘双元制’班的学员毕业后,多数职工将走向管理技术岗位,实现工资双倍增长。这既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也实现了职工个人成长,对企业、职工而言,是个双赢局面。”朱敏直言,近期,公司又组织了一批职工参加“圆梦计划”工业机器人“双元制”班,计划明年春季开班,大家报名积极性非常高。

(责编:孙爽、程宏毅)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