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银川市总“法院+工会”保护农民工“钱袋子”

马学礼

2021年03月12日10:14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马学礼 通讯员陆成)自推出“法院+工会”工作模式以来,银川市总打开了维护职工权益工作新局面。最近,一桩颇为费事的欠薪案获得顺利解决,银川市总劳动争议调解员马小燕说,是“法院+工会”这个平台为农民工顺利讨回了欠薪。

据介绍,农民工王某2018年受雇至贺兰某建材市场从事焊接工作,并按时完成了安装任务,但工资一直未能结算。在他多次催促后,市场负责人李某于2019年2月出具欠条一张。2020年5月,在多次讨要无果后,王某到银川市总工会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求助。银川市总调解员马小燕了解情况后,多次联系市场负责人李某进行协商,因双方分歧较大调解未果。在马小燕的帮助下,王某向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

经过仲裁院裁决,李某应支付王某工资、补偿金等3.5万元。仲裁后,双方均表示不服。

2020年9月,双方分别向银川市贺兰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前,法院认为该案件适宜调解,因双方情绪较大、争议点较多,第二次调解未能成功。

2020年12月,案件进入立案诉讼阶段,法院认为该案件仍有调解希望,委托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室再次进行调解,马小燕主动与双方当事人电话沟通,多次约双方至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进行调解。最终,当事双方握手言和,李某现场同意支付王某3万元工资,案件得以圆满结案。

马小燕告诉记者,“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突破了劳动争议纠纷解决“门槛瓶颈”,既从源头减少了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数量,又节省了司法资源,更加高效便捷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此欠薪案件如果进入诉讼渠道,农民工的维权成本将大增。

银川市总工会副主席黄建华介绍,银川市“法院+工会”是“仲裁+工会”模式的延伸,实现了农民工诉求和法院工作的有效衔接,该做法在宁夏尚属首次。目前,银川市已在两级法院建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7个,组建“职业律师+工会干部”专职调解员队伍116人,法院委派、委托案件180件,调解成功141件,调解成功率为78.33%,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533.35万元。

(责编:张克非、黄瑾)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