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芬 谢伊雯
2021年06月04日17:22 来源:中工网
中工网讯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被拖欠的两万多元工资。太感谢你们了!”日前,在广西北海市“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调解工作室里,何女士激动地向调解员表示感谢。当天,在调解员的努力下,一起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薪酬的案子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内,得以成功解决。
据悉,何女士是北海一家家居建材公司的销售员。该单位拖欠了何女士2019年3月至4月、2020年3月至9月共计9个月的工资。直到2020年9月,何女士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仍未讨回所欠工资。
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何女士申请了劳动仲裁。但仲裁裁决后,用人单位向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书。该院接诉即办,立刻启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诉调对接机制,将案件委托给“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
“欠薪问题事关劳动者权益,关系社会和谐。我们必须急他们所急,高效化解劳动争议。”专职调解员邹冈谷说。
为提高调解效率,他多次与当事人双方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导双方进行调解。时机成熟后,便召集当事人双方到现场进行调解。
在调解现场,调解员了解了何女士的诉求后,采取“背对背”调解形式进行调解。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意见,用人单位当场向何女士实时转账支付20986元。何女士在收到拖欠工资后,与用人单位律师代表共同签署了调解书。整个现场调解前后用时不到两小时。
“调解效率提高了,诉讼成本下去了,切实解决了劳动者的‘急盼难’问题。”北海中级人民法院负责人表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诉调对接机制,可以将矛盾化解在诉讼前端,不仅有利于即时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而且为当事人节约了时间成本、诉讼成本,得到了众多当事人的点赞。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调解工作室充分利用“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诉调对接机制现场当即化解纠纷案29件,涉及金额约54.9万元。(据《广西工人报》报道 广西工人报见习记者 唐芬 通讯员 谢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