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全总北戴河疗养院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擦亮“工”字招牌——

为劳模和职工打造一个温馨的“家”

张菁

2021年08月09日10:25  来源:《工人日报》

雨后的北戴河,空气清新。中华全国总工会北戴河疗养院里,朱槿花开得正艳。

7月25日~31日,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组织下,近百名来自教科文卫系统的劳模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轻松愉悦的疗休养时光。

全总北戴河疗养院成立于1951年,是全总首批命名的全国劳模疗休养基地之一。近年来,疗养院循着党建强院、特色树院、文化润院、机制兴院的思路,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服务质量,擦亮“工”字招牌,着力为劳模和职工打造一个温馨的“家”。

以劳模精神服务劳模

“短短几天,我们深切感受到疗养院工作人员的严谨细致、贴心周到,也体会到他们火热的工作激情、饱满的精神状态,真可谓‘以劳模精神服务劳模’!”

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劳模疗休养活动即将结束时,疗养院收到一封带有几十位劳模亲笔签名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劳模们对疗养院的感激。

“为劳模和职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我们永远的追求。”疗养院院长夏成方说。

为了迎接此次前来疗休养的劳模,疗养院专门设计了一场“欢迎仪式”:劳模一下车就走上红毯并留下亲笔签名。前行不远,还有一处“劳模风采文化园”,展示着此次前来参加疗休养的劳模的风采。“处处能感受到对劳模的尊崇,身为劳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地坛医院护士长王克荣说。

不仅在文化展示方面突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疗养院还在吃、住、休闲等各方面下功夫,让劳模们真正放松身心,度过一个难忘的疗休养之旅。

在餐饮搭配上,疗养院结合当地特色设计每天不重样的食谱,还考虑不同地区客人的口味随时对食谱进行调整;配备随团医务人员,让劳模出行安全感满满;无论何时,劳模只要有需求,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开展经验交流、博物馆参观、红色教育等活动,让劳模获得精神上的“充电”……一系列服务举措让劳模们连连称赞。

利用市场化手段拓展发展空间

“疗养院拥有5栋休养楼和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别墅,可同时接待500余人。得天独厚的疗养环境和‘国字头’的招牌加持,是疗养院的天然优势。”夏成方说,“但如何在做好服务劳模和职工主业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化手段促进疗养院更好地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今年7月,疗养院迎来疫情以来最繁忙的一个月,共接待24个团队,人数达1700余人。这样忙碌的景象是疗养院主动出击、多管齐下开拓市场的结果。

疫情对包括疗休养在内的整个旅游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疗养院开启了拓展业务与不断自我完善的更新模式。除了主动联系老客户,疗养院还通过省市综合营销、产业集中营销、企业定向营销、康养专项营销等方式开拓市场。

2020年10月的20多天里,疗养院工作人员把2800余份疗养院的最新介绍资料和邀请函寄往全国各地,扩大影响力。“通过这次大规模的集中推荐和自我宣传,主动来电咨询的单位络绎不绝。”疗养院接待科科长尤文哲说。

打造“健康加油站”

“这里的理疗保健项目非常丰富,让我们能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中心主任李志辉一边做着理疗项目一边对记者说。

疗养院医疗中心拥有十余个治疗室,记者看到,许多劳模和职工在此接受理疗。有的在享受足浴按摩,有的在调理脊柱,有的在体验科技感十足的健康风险评估和微循环修复。

为了拓展“疗”的项目,疗养院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全力打造“健康加油站”康养品牌。

夏成方介绍说,在做好传统的脊柱梳理、足疗和拉筋保健等传统服务基础上,今年,疗养院与社会力量合作建立“院士康养基地”“健康理念推广中心”等品牌。同时,通过引入社会资源,以合作的形式引进健康管理医疗设备,通过专业队伍的加盟与指导,为亚健康劳模和职工提供健康检测、健康风险干预、功能康复等服务,逐步形成职工疗养服务新模式。

此外,疗养院在疗养内容设置上还安排了办一场健康讲座、教一套太极拳、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宣讲等内容,让劳模和职工把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带回去,以更强健的体魄和更饱满的精神风貌投入工作。

(责编:蔡雨荷、黄瑾)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