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朱欣 史宏宇 雷宇翔
2021年10月17日09:54 来源:《工人日报》
10月16日,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成都圆满收官。大赛期间,这场专属于技术工人的“全运会”,在全国各地工会组织、职工群众的聚焦中持续升温。
新增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竞赛项目,首次将6个工种决赛放在同一城市举行,历届以来主办部门最多、竞赛工种最多、覆盖行业最广、参赛职工最多……作为工会的传统优势工作品牌,今年这场由全国总工会、人社部、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呈现出诸多的“新”与“变”。
为充分展示全国劳动和技能竞赛的丰硕成果,最佳呈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蓬勃朝气,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一线职工比学赶超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一颗颗滚烫的“匠心”,共同为这一有着90年历史积淀的产业工人技能盛会续写了华丽乐章。
每一处细节,都在向劳动者致敬
“这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感到很开心!”10月15日下午5点30分,大赛6个工种的技能比拼全部落下帷幕,529位选手欣喜地收到了一封大赛组委会的特殊来信,内置的参赛选手礼遇卡,向大家发出了5年内免费疗休养和畅游成都市域内主要景区的邀请。
“别开生面,焕然一新,把温暖和激励藏在了很多细节中!”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从全国各地齐聚成都的参赛代表队成员们不约而同地向《工人日报》记者表达着共同的感受。那些高悬于场馆上空的大国工匠巨幅画像,让选手们在焦灼的比赛中得到激励;工装的巧思让残酷的技能比武场有了一抹明亮的色彩,在这里红黄蓝白只代表着工种的不同;一天紧张的赛程后,一杯热咖啡、一盏盖碗茶、一场川剧变脸直接送到场馆,有效地为选手们释放了压力……这些所有,都是向劳动者致敬的行动表达。
“全国的技能精英远道而来,这不仅是选手展示个人技能的绝佳舞台,更为成都技能人才学习交流提升提供了难得机遇。”本届大赛决赛落户成都,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均给予了高度重视,成都市总工会全员投入,确保赛事高质量呈现。
每一位选手,都在努力追求极致
长达8个小时的实操比赛结束后,90面以红黄配色呈现天府熊猫塔、“川”字纹等四川元素的花式墙在经过裁判的认真评分后,完成了它在本届大赛中的使命。不同于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钳工、焊工等赛项作品的易携带,砌筑工赛场上的花式墙无法搬运,只能拆毁处理。也正因为如此,该工种赛场成了所有参赛选手返场率最高的赛场,“这是不可多得的技能交流机会,想再多看看,取长补短。”来自新疆代表团的几名选手在砌筑作品前流连忘返。
“比赛不是目的,练兵才是核心。”砌筑项目裁判长、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专家组组长雷定鸣如是说。
不同于“高精尖”,盖房垒墙的砌筑工赛项显得并不那么“高大上”,然而,这一借鉴世界技能大赛,专门针对农民工设置的赛项,承担着为大批进城务工农民工增加职业归属感的使命。
正如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在虚拟世界的攻防之战,钳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等毫厘之间决胜负一样,在建筑施工第一线的他们,也对提升每一面墙壁的水平度、平整度与垂直度有着极致的追求。
每一帧画面,都在展示技能之光
10月16日,盛会落幕,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精彩回顾在成都的公益大屏上滚动播放,赛场内外的人们意犹未尽地回味着。开幕表演中,两名职工开着叉车与舞蹈演员们共跳华尔兹的画面至今令大家印象深刻,这是首次在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将劳动技能艺术化呈现的歌舞表演。
“要将叉车搬上舞台并不容易,在彩排过程中,由于地板承重问题险些让节目夭折,好在最终克服困难,得到完美呈现。”大赛开闭幕式总导演章东新表示,将生产场景艺术化、劳动技能舞台化,这是一种全新的原创表现形式,是对“匠心”的献礼。
让每一帧画面,都展示出技能之光,一场技能人才的盛会,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贯穿始终。火热的全国技能“比武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情。据介绍,本届大赛全方位组织职工学习练兵,充分利用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等线上平台,为广大一线职工参与技能大赛、提升技能水平提供新途径。大赛期间,参与线上答题的人数累计超过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