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落幕,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努力仍在持续深化——

弘扬工匠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

朱欣 李娜 雷宇翔 史宏宇

2021年10月19日09:20  来源:《工人日报》

黄、绿、橙、蓝、白、灰……金秋十月秋风渐起,依旧抵挡不住这些工装色带来的火热气氛。10月14日至16日,四川成都,来自全国32支代表队的529名参赛选手身着各色赛服,以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为舞台,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技能对决。

钳工工种决赛开始时,山西省代表队钳工参赛组的技术指导张华滨站在比赛区域外,紧张地盯着屏幕上正在比赛的队员。69岁的张华滨陪伴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走过了18年时光,他曾以选手身份参加第一至第四届大赛,获得过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在第六、第七届大赛中担任技术指导。这位有着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老钳工感慨地说:“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见证了许多技术工人的点滴进步和获得的成就。”

自2003年以来,全国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许许多多张华滨这样的技术工人借助这个舞台,互学互鉴、奋勇争先,精进了技术,提高了创新能力,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优秀产业工人。

围绕发展重点,掀起岗位练兵热潮

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工人,这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任务。而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则是工会组织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的重要举措。

2003年4月,首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启动。同年10月至11月,历经数月初赛选拔后,决赛分别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河南洛阳举行。大赛在全国职工中掀起一股学技术、比技能、争优创新的热潮。据统计,当年,全国有上百万职工参加了各级职业技能比赛活动。

致力于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全总先后下发《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关于深入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水平的意见》《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推动各级工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并将竞赛向中小微企业、非公企业延伸,向车间班组扩展,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领域拓展,不断扩大竞赛覆盖领域和覆盖面。

全总劳动和经济工作部负责同志表示,推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是一项系统工程,全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当前和今后劳动和技能竞赛的蓝图,把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思路、目标和路径规划清楚,旨在指导和推动各级工会组织按照要求、结合各自实际,组织职工群众更好地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

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全总一个重要的传统品牌,历届大赛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各省(区、市)的大力支持。据统计,前六届大赛累计吸引超过6500万名职工参加各个层次的比赛练兵活动,并引领带动了各级各类技能比赛的广泛开展,“十三五”期间,1.14亿人次职工参加了各级工会开展的技能比赛活动。

发挥工会优势,擦亮技能竞赛金字招牌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直接服务于职工,离职工群众最近,在开展技能竞赛过程中具有组织优势,也有优良传统。”全总劳动和经济工作部负责同志表示,在全总的大力推动下,各级工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摸索实践,在竞赛思维、办法、内容、手段等方面推陈出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技能竞赛,将技能竞赛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聚焦重大战略。2020年,上海工会聚焦当前发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开展了一系列技能竞赛。如关注虹桥商务区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开展虹桥商务区现代服务业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化“聚力绿色发展 建功生态崇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迎世赛 稳就业 促发展”上海职工职业技能系列竞赛;等等。

——创新组织方式,实现区域联动。自2016年起,北京市总工会联合天津市总工会、河北省总工会开展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轮值主办比赛,每届设6项职业(工种),已经分别在北京、天津、雄安举办了3届大赛。大赛以竞赛为基础开展职工学习交流、创新成果展示等活动,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更促进了三地职工的交流合作。

——注重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近年来,江苏工会注重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由“速度型”“体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转变。2020年,江苏工会开展全省职工职业技能一级竞赛20个,二级竞赛88个,其中快递员职业技能大赛首次列入省一级竞赛项目。

此外,各级工会还围绕职工建功立业、职工科技创新等内容,持续组织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和“五小”活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以河北省为例,“十三五”期间,各级工会开展的“五小”活动吸引企业2.87万家,参与职工356万人次。而近年来河北省职工“五小”活动,也累计产生成果1000多万项(条)。

搭建平台载体,助推产业工人素质提升

伴随着各层级、各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正逐步提高。

2019年4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程劳动和技能竞赛在广东珠海启动。截至目前,通过竞赛产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近150个,荣获省级以上奖励100多项,全省工业系统涌现出12名全国技术专家,6个行业领军人物,逐步建立起知识化、年轻化的产业工人队伍。

北京市总工会通过举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让更多职工在竞赛中提高技能水平,自2011年以来,共举办了300余项职业(工种)技能竞赛,累计参赛职工20余万名,影响带动数百万职工岗位练兵和技能提升,共有8986名职工取得技能等级资格证书。

在江苏工会搭建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平台上,诞生了一大批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5年来,江苏省近1500万名职工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其中135万人提升了技术等级。

值得关注的是,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获得各工种前三名的选手,50%为“95后”,80%以上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许多人通过技能竞赛当上了各地区的“技术能手”,受聘为“首席技师”,成为同行里的佼佼者。

全总和各级工会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为广大职工搭建了学技术、练本领、长才干的广阔舞台。瞄准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将有更多优秀产业工人脱颖而出,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

(责编:蔡雨荷、黄瑾)

全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