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从临时工逆袭成为技能专家,朱先波突破关键焊接技术,护航国之重器——

“首席”之路

刘旭

2022年08月08日09:07  来源:《工人日报》

朱先波正在检测焊脚尺寸。受访者供图

“这个工件是安装在大国重器上的”“这个工件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转化后创效近20亿元”……在辽宁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船集团”)的朱先波劳模创新工作室,朱先波向记者展示着他的创新成果,满脸自豪。

47岁的朱先波被工友们称作“朱首席”,他是中国船舶集团的电焊工首席技师,也是大船集团的唯一一位首席技师。

“和大船集团的副总一个待遇级别,拿的是年薪。”说起“朱首席”,工友们发自内心的敬佩。朱先波的头衔还有一长串:全国技术能手、辽宁工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就在27年前,朱先波还只是一个一心不想再受穷的山里娃。从临时工成长为技能冠军,再到晋级“首席”,朱先波实现人生逆袭,靠的是手中的那把焊枪。

山里娃拿起焊枪

1995年6月,20岁的朱先波从贫困的山东沂蒙山区来到辽宁大连打工。

当时,大船集团急缺电焊工,恰好在老家学过几天电焊的朱先波“捡漏”被招进大船集团锅压分厂,当起了临时工。

他接手的第一件活儿是将一块“缺肉”的厚铁板补好。然而,这么一个简单的活儿却让他露了怯——缺口没补上,还把铁板烧出了一个洞。

技术不过关的他被安排在施工现场做起了清扫工。“泡”在施工现场的那段时间,朱先波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了厂里对技术工人、对技术的尊重。这位山里娃决心学好电焊技术,端稳技能饭碗。

打扫现场时,朱先波悄悄把稍长点的电焊头收集起来,等别人下班后,他就找电焊机自己练习,经常练到很晚,才赶最后一班车回家。

回到家后,他也不闲着,用一只手端着装满水的水壶往啤酒瓶里倒,练习臂力和观察力。

朱先波的勤奋和努力,师傅们都看在眼里,有打下手的活儿经常找他帮忙,并借机指导一二。

两个多月后,清扫工朱先波终于被安排了一个技术活儿——钉焊,就是把零部件用焊接的方法固定。

固定完第一个机座后,朱先波一时技痒,连夜加班将一批活儿全焊完了。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操作,心里特别高兴。

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班长就在班前会上发火了:“首件还没通过船检质量检查就开始批量干,如果这批活儿不合格,少说得损失20万元。”朱先波当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

班长请来船检,量尺寸、做探伤、看焊缝,得出的结论是,“活儿干得不错。”

班长转怒为喜,对朱先波说:“以后别再打杂了,干焊工吧。”

技能赛场逆袭夺冠

1997年6月,大连市总工会举办全市第一届“岩谷杯”焊工技能大赛。第一名奖励1万元,前三名奖励出国考察。虽然奖励诱人,但因为考核难度大,很多电焊工都望而却步。

参加这样的技能大赛是提升职工技能的好机会,因此,大船集团鼓励职工参赛,朱先波也鼓起勇气报了名。

然而,距离比赛只剩1个月时间,仅理论考试需要看的书就有5本。那1个月里,朱先波每天看书到深夜,坐公交车和休假的时间也都用来学习。那次理论考试,大船集团参赛的60人里只有11人及格,而朱先波的成绩是76分。

实操考试中,朱先波又遇到了新问题。早上8点开始比赛,太阳一出来,正好照在他的电焊帽上,他一时看不清焊缝位置,导致发挥失常。

宣布成绩时,全市3000余名参赛选手中,朱先波排名第六。

这次比赛尽管成绩不算理想,却让朱先波有了意外收获:他被大船集团“转正”,并成功落户大连。

1998年,第二届“岩谷杯”焊工技能大赛如期举行,这一次,朱先波只获得了第10名。

等到1999年,第三届“岩谷杯”焊工技能大赛举行时,有了前两次的参赛经验,朱先波表现得更加从容自信。这次参赛他成功夺冠,这一年,他24岁。

走在新技术前面

在辽宁舰、山东舰两艘国之重器上,有一项关键焊接技术,是由朱先波突破的。

当时,大船集团正在建造一艘重点型号水下产品,然而,从外国进口的一个关键部件却无法完成焊接。集团请的很多专家都无计可施,项目只好暂时搁置,一停就是半年。

朱先波心里一直惦记着“这根刺”。

他清楚,焊接受阻的主要原因是这种材料焊接时会产生磁场,想要正常焊接就必须消磁。于是,他借来磁场方面的书籍研究,并找了4位工友一起试验。

先用书上介绍的“左手定律”法,没有效果;再试试“隔离法”,成本太高,还是不可行。后来他发现,磁场是“活动”的,于是尝试“导磁法”,终于获得成功。

正是因为有了朱先波前期的研究成果,等建造辽宁舰、山东舰时,磁场影响焊接不再是问题。

随着造船技术发展,建造使用两种燃料的混合动力船成为趋势。然而,使用燃气动力就需要在轮船上加增一个九镍钢罐,而九镍钢对焊接技术要求很高,大船集团并不掌握这种焊接技术。

2015年开始,朱先波关注到了这种新技术。他在一次展会上发现了九镍钢焊接材料,在与厂家交流后,获赠了一包九镍钢焊条。

朱先波用这些焊条练手,并把使用时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这家企业的研发人员。在这家企业看来,朱先波相当于在进行焊接材料性能试验,对于后续改进材料性能很有帮助,于是,一直免费为朱先波提供这种焊条。

2019年,大船集团接到了承建世界第一艘30万吨超大型双燃料混合动力船的订单,正在公司犹豫时,朱先波拿出多年研究九镍钢焊接技术的成果,让集团吃下定心丸。

在他带领下,经过近1年的施工,公司圆满完成任务。此后,他进一步研究九镍钢罐绿色高效焊接新技术,使焊接材料节省40%,焊接效率提高了1倍。

与焊花为伴的20余年里,朱先波先后解决了20余项国家重点项目的施工难题,确保了多个国家重大项目圆满完成。

(责编:皮博、蔡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