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垒
2022年09月29日09:29 来源:《工人日报》
“常老师,您看我这个地瓜的质量怎么样”“常总,我现在日销售达到200多单啦”……这是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总工会工创中心时常出现的场景。常彦磊是2019年莒县“农民工学堂”学员,在多次培训后,他开始尝试自主创业并带动身边的农民工创业,成为当地的蔬菜产业“大明星”。
日照市总工会的调研显示,全市共有产业工人30多万人,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占比高达78%。如何帮助农民工逐步成长为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日照市总探索在田间地头开设“农民工学堂”,在车间建设工匠学院教学基地,在线上打造“指间”的工匠培训平台,让农民工学技能当工匠有了“三间”课堂。
服务农民工触角延伸到田间
在莒县,结构化劳动力短缺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同时存在。对此,莒县各级工会聚焦产业布局和用工需求,发挥特色小镇、工友创业园、培训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资源优势,建立“农民工学堂”,让广大农民工提素质、增技能,促创业、带就业。
目前,莒县共创办各类“农民工学堂”40所,累计组织培训1.2万余人次,实现就业创业6500余人。
在日照,通过党支部主办、合作社领办、龙头企业创办、基地联办等多种模式,广泛开设“农民工学堂”。按照“你需要什么我就培训什么”的思路,成立由先模人物、技能工匠、农业产业大户组成的志愿讲师团,走进设在村镇企业、田间地头的“农民工学堂”,进行技艺传授和辅导。同时,采取订单式培训和分类培训相结合的模式,推出电商、花艺、月嫂等方面的课程,将技术大比武、技能竞赛作为检验“农民工学堂”学员的练兵场,培养了一批农民工创业带头人,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日照市共创办“农民工学堂”110所,开课600余场,参加培训人员3.6万余人次,传授技术技能90余项,实现就业创业1万余人。
在车间建设工匠教学基地
拥有8项国家专利的安佰福,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造为公司节省600多万元资金;拥有31项国家专利的李继红设计的扭杆安装器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安装工艺问题……今年5月,日照市公布第四届“日照工匠”名单,安佰福、李继红等10位扎根一线的工匠光荣上榜。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日照市总高标准建设的日照工匠学院的培养、选树。
日照市总按照“优化布局、突出特色、资源共享、注重实效”原则,在有条件的企业分期分批建设日照工匠学院教学基地,着力打造全市职工的工匠精神锤炼传承基地、工匠人才教育培训和发掘选树基地、优秀工匠创新服务基地。
日照市总每年对考核优秀的教学基地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基地开发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项目与培训课程,主动为社会各类单位和职工提供业务培训、岗位进修、能力提升、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等服务,方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群体就近参加培训。目前,在金马工业集团、国网日照供电公司等建设了8个日照工匠学院教学基地,累计培训职工近3万人次。
“指间”课堂解决工学矛盾
针对工学矛盾问题,日照市总把建设线上工匠学院作为重要工作,将技术、课程和服务送到广大产业工人“指间”,打造了集工匠学院网站、教育培训平台、创新技术对接服务平台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
日照市总推动工匠线上培训平台与线下培训相结合,整合技能学习、网上测试、竞赛闯关等功能,同步支持PC端和移动端,内容涉及技能提升、公益课堂、普法课堂等方面,涵盖电工、汽车维修工、茶艺师等50多个工种,共有各类课件100多个。由高凤林、王进、王树军等大国工匠专业授课的视频达到52个,有效满足企业和职工的多元化需求。平台开通以来,累计培训职工近2万人。
为满足农民工和产业工人技术提升转化的需求,日照市总还建立创新技术对接转化服务平台,企业、团队、个人可根据需求在网上开展合作和技术对接,并专门设立金融网上服务窗口,让成果转化“有资可依”。针对企业小微技术需求,利用发挥“工创”导师及技师学院师资力量,为企业和工匠提供技术指导和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