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大连200余名劳模工匠组成技术智力“外脑”,为企业降本增效

劳模工匠创新智库是这样炼成的

刘旭

2023年03月20日08:28  来源:《工人日报》

与800余名徒弟结成对子,培养出一批高徒;征集成员课程80个,为基层培训220场,线上线下累计培训13.2万人次;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268个,合力攻关项目354个,实现技术成果297个、发明专利46个、实用新型专利156个,降本增效7.3亿元……这是辽宁省大连市劳模工匠创新智库成立1年多来交出的答卷。

近日,大连市总工会举行劳模工匠创新智库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会,命名表彰“优秀培训师”“优秀组织管理者”“名师”“高徒”等。

据介绍,该智库成立于2021年7月,按照职种和专业划分为35个技能组,吸纳了210多名来自多个行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劳模工匠;同时,吸纳市教育局、人社局、科技局、中华职教社等相关单位参加。现在,智库已经成为助力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

备受追捧的“劳模进校园”

大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殷国安介绍说,劳模工匠进校园传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智库工作之一。大连教育局所属的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有40所。最初,大连市教育局选择其中10所学校试点。

“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口舌不如劳模工匠讲一课。”这是多名校长的反映。2022年,劳模进校园活动扩展到30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增加了专业技术培训课,还开展了劳模工匠与学生师徒结对活动。

今年初,智库开始实行“点单式”劳模工匠进校园方式,推出113个劳模工匠关于劳模精神和技术培训课程。到2月10日,就被点订了292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成了第一热门人选。

多方获益的合作关系

2022年初,大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进口的振动分析仪出现故障,因疫情原因,厂家不能派人前来处理。停机时间越长,企业损失越大。于是,他们想到要求助于智库。

智库安排华能大连热电厂生产管理部热控专工兼状态检修工作室负责人、智库电工组组长肖永国前去帮助解决问题。

肖永国是一名从检修工成长起来的技师、高级工程师,曾获市级以上创新成果奖30余项,申请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近百项。接到任务后,他到这家企业认真研究解决了问题,又给技术人员开展了相关技术培训。就这样,肖永国顺其自然地成了这家企业的技术顾问。

智库与中国华能集团锅炉专业创新工作室签订协作协议,对11项重点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其中,仅“机电设备故障诊断预测维修”项目,每年就可节约5亿元。

大连三创中心是一家主要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数据分析和监测,为政府决策的“参谋”机构,也是智库的合作单位。据该中心信息所所长张世君介绍,通过合作他们发现智库聚集人才的能量及发挥的作用很大。基于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该中心与智库联合举办了4期“三创沙龙”,还给政府提出“要重视和发挥蓝领专家作用”的建议。今年,大连三创中心还将建立相关机制,推动劳模工匠的专利技术转化。

“产学研用”创造创新红利

2022年5月19日,智库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船集团)联合举办产学研用一体化项目推进会。大船集团工会从2022年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立项的115个技术攻关项目中,筛选出17个难度较大、职工难以解决的项目,向智库寻求解决之策。大船集团工会主席宋佐强说,造船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有些问题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起来有难度,想借助“外脑”提供帮助。

在推进会上,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等单位的7名专家现场回应技术问题,并给出建议。大船集团的劳模工匠们很受启发。“这些技术问题困扰我们多年,没想到专家几句话让人豁然开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船集团船坞总装三部舾装车间特级技师戴振涛感受很深。

除此之外,产学研用一体化项目推进会还促进了深化合作。身为研究深海养殖专家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迟占有,在得知大船集团准备建设海洋牧场后表示,愿意和大船集团合作开发这个项目。

2022年9月,大船集团完成了该项目产品设计及方案评审工作。在装备研发过程中与两所大学进行了技术合作,比如活鱼维护系统由大连海洋大学养殖设备研发团队参与设计研发并确定供货厂商,网衣柔性变形水动力载荷评估方法则同大连理工大学研发团队联合开发,实现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大船集团“高丽娟劳模创新工作室”智能装载仪项目联合大连理工大学共同研发。“齐克学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大连海事大学合作创建了“船体结构设计与建造创新团组”。这开创了“产学研用”创新联盟新模式。据介绍,大船集团筛选出来的17个技术难题,到去年末已经解决了13项,其他4项也在解决中。宋佐强说,“智库”是工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让企业获得了创新红利。

(责编:王馨悦、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