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洁英
2024年03月05日09:43 来源:中工网
1mm的小孔,0.5mm丝线,8个等待差错的红灯警报,屏息凝神的穿越……
2024年1月14日晚,四川省成都市的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外,五六名大国工匠围拢在“穿孔引线”的长桌旁,无不为大国工匠杨戌雷捏着一把汗,生怕丝毫之差就触动红灯警报,功亏一篑。
只见杨戌雷弯腰稳住下盘,双眼盯紧小孔,除了拿丝线的右手,整个身体纹丝不动。一分多钟后,丝线成功穿过小孔,未引起任何失误警报,工匠们都为他激动欢呼。
这是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活动中的一个小游戏,任何失误都逃不过机敏的警报器。杨戌雷玩得很专注,并成功了!也就是这份“较真”劲儿,让杨戌雷20余年无怨无悔地冲在污泥处理第一线。
杨戌雷是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主任。他所在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承担着上海约三分之一的污水处理量,也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我们厂一年的污水处理量大约有11亿m3,相当于一年处理了81个西湖的年蓄水量。”杨戌雷的日常工作就是通过对设备设施的运行操作,让污水达标排放。
“污水排放的硬性指标造成的压力其实很大,我们经过几十年的摸索,终于针对生产运营中产生的问题,做了非常实用的技术创新,压力才有所减轻。”那也是杨戌雷摸索着成长与突破的过程。
杨戌雷在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活动节目录制现场。中工网记者赵海山 摄
2011年,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建成调试,年仅29岁的杨戌雷担负起污泥消化、干化、深度脱水三大系统的调试和接管工作。
这三大系统,直至今日也是国内处理规模最大、工艺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污泥工程。当时,包括杨戌雷在内的100人团队,完全零基础。当时负责干化的外国工程师,听说杨戌雷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不相信他们能够成功。
无论如何,这根“硬骨头”必须啃下来!
白天,杨戌雷在单位的钢筋管道中爬上爬下、钻进钻出,摸管道、研究设备。晚上,他挑灯夜战,翻图纸、学原理,凭着一本磨破边角的英文词典,手写近千页的工作笔记,成为员工的技术宝典。此外,他一逮住机会就向外国工程师虚心请教。
一年后,杨戌雷带领团队全面接管污泥三大系统,污泥系统同时也达到了稳定运行的要求。
两年后,外国工程师打算看干化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回访时发现,运行工况意外的良好,一些不合理的设计也被改良优化了。他忍不住竖着大拇指对他说:“Yang,good job!”
接下来的几年,杨戌雷继续带领团队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对设备、设施、工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升级提标优化,有效解决了“洋设备水土不服”等诸多问题。
而“不走寻常路”,是杨戌雷在技术升级改造上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有一次,杨戌雷等人遇到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系统的冷凝水排放装置用于保持气体畅通,但它们处在防爆区域中,有些甚至在0级防爆区——最高等级的防爆区,职工只能采用人工抽水的方式处理。
每次职工都要弯腰抽水,一次一个半小时,每四个小时抽一次。“每次操作完之后,我们腰都直不起来。”
为了改良装置,杨戌雷等人想过使用防爆机电设备,可一旦设备老化,就会造成防爆等级下降,这绝对不行。
为此,他们征求职工的意见,有人说:“能不能使用农村抽井水的手压式抽水器?”
“小伙子可以啊,不走寻常路!”杨戌雷觉得方法很新颖,不按常理出牌,思维也拓宽了,便着手尝试。“效果挺好,腰不酸了,但时间长了,手很酸……”技术还得继续优化。
最终,他们在防爆区域外,接入一根压缩空气管路作为动力,再采用气动隔膜泵和气动单元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也就是说,在防爆区域中看不到任何用电设备,就能完成自动抽水。”原来需要人工抽水一个半小时的工作,改良后仅用5分钟就能把水抽完,极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
“创新的关键是能产生价值,我们这种创新氛围就非常好,大家都愿意通过技改创新,解决一线职工碰到的实际问题。”杨戌雷欣慰地说道。
二十余年来,杨戌雷从一名水泵工人逐渐成长为污泥处理行业的领军人物,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工匠,他带领团队形成了17项国家专利、30余项创新成果和技术措施、17个市级创新奖项,创造了属于白龙港的经验。
“日常生活中,每家都会有污水产生,所以我们的工作也和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这也让杨戌雷感觉到工作的重要意义,参加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活动时,他也没忘记与其他大国工匠展开技术的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