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作为“产改”首批全面试点省份,江苏切实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责任担当

“咱们产业工人的发展路径是畅通的!”

黄洪涛 王伟

2024年10月31日08:39  来源:工人日报

近日,江苏省关于产业工人的喜事频传: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出炉,由省总工会提名的3个一线职工项目、8名一线职工荣获三等奖;14人获评江苏2024年首席技师,全省首席技师达到26人……

“咱们产业工人的发展路径是畅通的!”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精密成形中心副主任朱玉庭从一名高考“落榜生”逆袭成长为劳模工匠。凭借技能技术,他被层层推选,从淮安区到淮安市、江苏省,一路成长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朱玉庭格外激动地说:“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像我一样成长起来,走上技能报国之路!”

朱玉庭的成长成才,得益于江苏深入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近年来,作为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首批全面试点省份,江苏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责任担当,加快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自“产改”实施以来,全省高技能人才增加82.1万人,已达47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2.8%,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

顶层设计,推动形成“产改”整体布局

今年3月,江苏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部署推进会召开,会上发布了2024年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件实事”清单。

这“十件实事”分别为制定全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立法工作、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推动创新工作室提档升级、探索实施“大国工匠人才培育计划”、高质量举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加强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建设、大力推进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实施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库建设。

半年多过去了,“十件实事”件件有了落实。

7月31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围绕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等方面,对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这一重大事项决定通过制度性安排进一步深化“产改”,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激励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就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江苏出台专门意见,提出8项重点任务,推动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科教融汇,促进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筑牢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为了进一步培养工匠人才,江苏省总工会研究出台《江苏五一工匠人才培育工程五年规划(试行)》,提出通过构建多层级工匠人才培育体系,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培育选树大国工匠人选10人、江苏五一工匠500人、市级工匠1500人;全省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35%。

一项项实事的落实,源于顶层设计。江苏省委高度重视“产改”工作,连续多年将其列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召开“产改”联席会议6次,将“产改”纳入省政府和省总工会联席会议议题。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实施政策文件60多项,推动“产改”政策与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社会政策形成联动。“产改”领导机构负责人署名向各设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致信,推动改革政策落实落细,形成了全省上下持续发力、系统推进的良好态势。

分类指导,推动“产改”扩面提质增效

玻璃纤维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2022年以来,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会同省硅酸盐学会玻纤玻钢专委会、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探索共建“江苏玻纤产业工匠学院”,推进全省玻璃纤维产业链“产改”,形成了以产业工会牵头、行业专委会推进、国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链内企业积极融入的“产改”工作机制。

江苏玻纤产业工匠学院拥有5000多平方米实体(实训)场所,聘请41名高级专家、知名劳模和行业工匠担任职业导师和兼职教授,对接全国建材行业优势产业资源,面向一线职工和管理人员积极开展适应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根据链内企业用人需求,学院设计了8门专业提升课程,举办了4期“送教入企”活动,为7000余名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学院牵头,先后举办了两届全省玻纤及制品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链内企业5000余名职工参与,5名职工获省五一劳动奖章,近20名职工获省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并晋升技能等级。学院还加强技能等级认定题库项目建设,获批江苏省第三方职业认定资质,已为近1000名行业职工开展“玻璃纤维及制品工”等10个工种5个等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

通过“产改”,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已培养31名“双师型”人才,实现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的互转。“发挥像南京玻纤院这样的国有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产业链上的一批企业推动‘产改’,这是我们大力推动产业链‘产改’的意义所在。”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有关负责人说。

“产改”进入深化阶段,江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家增强家国情怀,推动国有企业当示范做先导、发挥非公企业机制灵活优势闯新路、分层分类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探索推进产业链“产改”,充分激发中小微企业、新兴产业企业参与改革的内生动力,实现国有企业走在前、产业集群有突破、非公企业再发力。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产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推动“产改”的良好氛围。举办长三角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展,助力长三角区域“产改”齐头并进。截至目前,全省“产改”企业1万多家,覆盖产业工人732万人。

措施落地,推动服务新质生产力

今年5月,江苏省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库建成发布。创新成果库依托江苏工会服务网建设,嵌入“劳模工匠助企行”线上工作平台,用户只需登录江苏工会服务网即可点击“工匠学院”版块进入,所有入库创新成果均有项目介绍、主要创新点、所获荣誉和对接联系人,并附有应用场景图片,便于用户获取信息。

江苏省总工会以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为契机,对近5年来全省各级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和“五小”项目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全省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库,推动企业和职工利用现有成果进行再研发升级,实现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在更大范围使用。

“我们一线产业工人创新攻关遇到瓶颈,可以从别人的成果中获得启发。我也乐意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分享给同行。”今年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的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90后”职工徐盼盼说,工会搭台铺路,助推职工创新创造、助力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相信会有更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职工的创新“金点子”将加速变为创效“金豆子”。

除建成全省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库外,江苏还探索将群众性创新活动纳入地方创新体系和企业研发体系,推广技术创新集体合同、能级工资,鼓励创新者多得。近5年来,江苏累计已有13个一线职工项目、31名一线职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科学技术奖。江苏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产改”,建立技能人才和党员“双培养”制度。开展“争做技术能手 争当大国工匠”活动,构建多层级工匠人才培育体系。每年组织各级各类劳动技能竞赛活动600余项,近万名选手通过竞赛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出台,为江苏进一步深化“产改”指明了方向。记者了解到,江苏正在研究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责编:闫涵、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