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老盖走了11年,但人们依然记着他

工会文创让已逝劳模圈粉年轻人

李润钊

2024年12月24日08:24  来源:工人日报

摩挲着日历上的肖像画,回忆起丈夫生前奔赴南极科考的点点滴滴,全国劳动模范、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盖军衔的妻子王嫣明不禁红了眼眶,“感谢城院师生设计的这份礼物。老盖走了11年,大家还记着他!”

不久前,王嫣明收到由福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影视动画学院组建的学生双创团队以盖军衔为原型创作出的系列文创作品。学生们用原创动漫作品展示了盖军衔作为首个进入南极内陆冰盖参加科考活动的中国产业工人,三赴南极为中国南极科考队提供机械维护保障,为科考队员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作出重要贡献的传奇人生。

将“老盖的故事”融入学校文创周边、将劳模精神融入学校课程……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校长唐宁告诉记者,11年来,在厦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这样的巧思始终闪现在校园和“职工学堂”中。

画下“老盖”,读懂匠心

盖军衔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1985级机械制造专业的校友。在他离世后,为纪念这位“蓝领先锋”,在厦门市总支持下,学院牵头打造主题群雕,并定期组织学生赴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纪念盖军衔打造的“厦工初心使命馆”开展劳动主题研学活动。

在一次参观中,学院师生从盖军衔生前好友、南极科考队队友王海青的分享中得知,在南极开辟“厦工大道”时,由于环境恶劣,盖军衔在冰天雪地里只能操作着简陋的设备一米一米地推进;在科考队冲击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前,他利用仅有的德文版原理图完成3辆雪地车的系统调整和检修工作……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学生对盖军衔肃然起敬。

“如果将这些故事细节设计成可视化的文创作品,就可以让那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老盖活在更多人心中,也能让更多青年工人记住这位了不起的‘蓝领先锋’!”秉持这样的初衷,学院影视动画专业学生欧静宜、孙钰婷和双创团队开启了追寻劳模足迹的创作之路。

据指导老师曾晓晖介绍,他们根据盖军衔的手迹、亲友和工友的口述以及南极科考队的专业记录创作文本,参考劳模的生前照片进行漫画构图。“从创意的萌芽到落地,我们花费了7个多月时间,目前以‘老盖’为原型的文创产品已经迭代到第三代。”在曾晓晖眼中,每经过一次修改与调整,学生们对劳模精神的理解就更深一层。

把“老盖的故事”搬上舞台

让“老盖的故事”依然鲜活的,还有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师生原创的大型话剧《盖军衔》。学生们通过艺术手法,风趣、自然地展现盖军衔在学校、工厂和南极留下的人生轨迹。该剧于2018年2月开始筹备,当年12月首演,之后每年都以大一新生为主体成立新剧组复排,至今已在校内外巡演7次。这也是今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职业素养提升月期间复演的经典剧目。

大一新生过宇妃正是通过这部话剧第一次了解到盖军衔的故事。“以前觉得‘劳模’这个词离我们很遥远,现在发现匠心就在我们身边,劳模对技艺的执着和追求,让我印象深刻。”

这样的演出并不止步于校园。厦门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助“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厦门学堂,话剧《盖军衔》还通过工会线下宣讲、线上课堂的方式,推送给更多产业工人。市总还将延伸思政课堂,支持基层职工文艺骨干创作“三工”题材文艺作品,以更“新”的视角、更“活”的方式,让劳模的故事历久弥新。

培养“盖军衔式”年轻产业工人

在机房教室里,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指导老师李菁一边向学生教授物联网系统实操要点,一边对照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智慧城市的实际案例,为课堂内的50多名学生提供上机操作指导。学生们透过眼前闪动的电脑屏幕,慢慢摸索着如何在一行行的代码间提高物联网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李菁告诉记者,这是学院首批12个“盖军衔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之一。从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到轨道交通实训中心,从闽南非遗传习基地到智慧航空实训基地,该项目通过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对学生开展分层分类培养,激励并支撑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找到通向“能工巧匠”的发展道路。

作为厦门市总授牌的首批“职工学堂”,目前该校与盖军衔生前工作单位共同设立了以倡导大学生敬业勤业精业精神为主题的“盖军衔奖学金”,激励学子传承劳模精神,点燃人生火炬,赢得出彩机会。

“传承是最隽永的告慰。虽然盖军衔离去了,但榜样的力量不会消失。”唐宁表示,学校将持续推进“盖军衔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培养更多“盖军衔式”的年轻产业工人。

(责编:盛月、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