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玉波 通讯员美丽 金梦
2025年01月17日08:32 来源:工人日报
“太好了,幸亏有仲裁院的帮助,让我维护了自己的权益。”近日,家住黑龙江的劳动者赫某拿到仲裁裁决书后感慨地说。
2024年4月,赫某从黑龙江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务工。在某建筑工地从事外墙保温工作期间,不慎受伤造成肋骨骨折,被认定为工伤,伤残等级九级,但赫某与该建筑公司就工伤待遇赔偿款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之后,赫某来到霍林郭勒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请求帮助其解决工伤待遇赔偿问题。了解情况后,仲裁院当即予以立案,并联系涉案建筑单位进行调解。因双方争议较大,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仲裁院当天便向赫某发送了开庭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材料,并详细告知了仲裁办案程序。该案将办理期限从45日压缩到30日,同时精简了办案流程,最终以仲裁裁决文书的形式确定了赫某的待遇数额,使赫某对追索待遇有了执行依据。近日,赫某也顺利拿到了工伤赔偿款。
据了解,为畅通农牧民工维权通道,2024年初,霍林郭勒市开通农牧民工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对涉及农牧民工的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办理、简化办事程序,使农牧民工维权步入便捷快车道。
针对农牧民工法律意识薄弱这一特点,霍林郭勒市建立了首问责任制,由首次接待农牧民工的仲裁员负责解答相关法律问题,并一次性告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有关注意事项和需要补充的具体材料,同时指导当事人书写仲裁申请书等,让当事人少跑路。
此外,实行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绿色通道”,凡遇到农牧民工诉求追索劳动报酬的劳动争议案件,通过农牧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处理,即优先立案、及时调解,在最短时间内予以结案。对于其他类型的劳动争议案件,通过精简程序、压缩办案时效等,高效便捷保障劳动者权益。
同时,在仲裁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选优配强服务团队,其中选派优秀援助律师驻站,为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调解仲裁、代写文书、代为参加庭审等“一站式”服务,持续加强法律援助与劳动仲裁的协同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霍林郭勒市仲裁院以“仲裁为民、高效服务”的工作理念化解各类劳动争议案件99件,以调解方式化解纠纷81件,解决各项待遇283.31万元。其中对农牧民工、工伤职工等群体通过开辟“绿色通道”的方式办理案件33件,为该类群体及时挽回待遇1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