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工会新闻

山东工会开展“十万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让职工“充电蓄能”

从10万到20万,疗休养人数“翻一番”的背后

本报记者 田国垒 本报通讯员 姜良芝

2025年02月21日08:45  来源:工人日报

“作为一名货车司机,平时忙得连轴转,通过参加省总工会组织的疗休养活动,我的身心都积蓄了能量,我要立足岗位,用更好的状态干好本职工作。”日前,青岛城运现代物流集团的货车司机宁照科说起去年参加山东省总工会组织的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时,劲头十足。

2024年以来,山东省总工会列支3200余万元专项资金,扎实开展“十万一线职工疗休养”工作,全年各级工会累计组织疗休养20.79万人。“人数比预期翻了一番,职工疗休养覆盖面持续扩大。”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卯金涛说,“2024年初我们设定的目标是直接组织疗休养1万人,带动各级工会开展疗休养10万人。”

持续扩大一线职工疗休养覆盖面

来自俊源石油集团的5名一线产业工人,2024年赴青岛参加了疗休养活动。“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样轻松愉快的疗休养活动。不仅在美丽海岛中休养了身心,还通过与同行的沟通增加了业务知识。”他们说。

据了解,在开展“十万一线职工疗休养”工作中,山东省总联合省工商联、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扩大对省属国有重点企业、全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中一线产业工人的覆盖,让更多一线产业工人享受到疗休养福利。

“疗养期间,我发现参加活动的有不少同行,这让我们交流起来更加顺畅。感谢工会的精心安排,让我们普通劳动者有机会参加疗休养。”乳山市通宝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司机丁振威,2024年到长白山参加了疗休养活动,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疗休养活动“非常接地气”。

“以基层一线涌现出来的模范先进、工作骨干、技术骨干和长期扎根一线的优秀职工为重点……”山东各级工会坚持服务基层一线的工作导向,明确以技术工人,长期从事苦脏累险、急难险重工作岗位的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为主要群体的疗休养5大重点职工群体,充分调动市、县两级地方工会力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专题专场疗休养,实现各市、县一线职工疗休养的全覆盖。

让疗休养成为“充电”之旅

“漫步在橘子洲头,感受着伟人笔下的豪情壮志;走进伟人故居,感悟先辈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细纱操作员盛春伟在参加完疗休养活动后,收获满满。

在疗休养过程中,山东各级工会注重发挥疗休养工作在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开展多样的体验活动,切实增强疗休养活动的政治属性。

山东各级工会还通过疗休并重、医养结合的方式,个性化开展健康体检、康复理疗、心理调适等服务,帮助一线职工缓解身体不适、舒缓工作压力。

此外,山东省总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富民、新技能等重大战略和发展目标,通过现场参观、座谈交流、成果观摩等形式,为一线职工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水平、增强综合素质。

“疗休养过程中,我们参观了青岛地铁七号线项目施工现场,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盾构机的科技魅力,更加鼓舞我要练好内功,提升技能。”来自建筑施工一线的塔机司机孙良帅说。

数智化管理更加安全规范

建立职工需求收集机制和服务评价反馈机制,通过现场考察、暗访、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对省级基地开展评估和复核……山东省总在提高疗休养院所管理水平上持续发力,统筹省内各家疗养院资源,大力推动资源整合共享、一体化运作,着力打造山东工会“幸福·感恩之旅”大疗养工作品牌。

为加强对职工疗休养基地的动态管理,山东省总出台管理办法,确定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的准入标准、否决事项、考核办法、退出机制等,有效推动各基地持续改进、优化服务。

“通过系统,我们能全流程掌握各级工会开展活动情况,实现对疗休养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和人员数据的精准分析。”山东省总工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省总建立疗休养工作线上管理平台,将全省各级工会开展的疗休养活动全部纳入线上平台进行数智化管理,可以指导各基地加强交通、住宿、饮食、外出游览等各环节的隐患排查和安全管理,确保疗休养全过程安全规范。

“组织开展好一线职工疗休养是服务广大职工、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是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卯金涛说,省总将继续深入开展“十万一线职工疗休养”工作,努力让广大一线职工更直接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就在身边,更好服务中心工作和工作大局。

(责编:盛月、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