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学礼 李静楠 通讯员 王秋影 汤建利
2025年06月13日08:42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随着“菜篮子”工程深入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种植的菜心已远销北上广等城市,年产值超千万。面对产业链上各族种植户、云贵川外来务工人员分散,技术培训不足、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青铜峡市总工会提出了“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工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就推进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将工会组织建在蔬菜产业链上。
据了解,青铜峡市总工会在深入调研摸底后,建立了务工人员台账,并在鑫茂祥、优质菜等企业设立工会组建示范点,采取“企业单独建会+区域联合建会”模式,先后在港菜种植基地成立田间工会6个,在冷链物流中心建立企业工会3个,在合作社设立联合工会3个。同时,通过开展“扫码入会”“田间地头入会”等便捷服务,吸纳各族会员3000余人,覆盖了从育苗、种植、采摘、分拣到运输的全链条从业者。
为确保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青铜峡市总工会还组织工会干部定期走访,指导工作,开展服务,建立工会主席接待日,听取职工心声,解决职工诉求,使工会工作更加贴心。青铜峡市广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云南籍务工人员张晓芬说:“我在瞿靖镇港菜基地务工三年,今年加入工会后,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改善,参加了免费的技术培训、劳动和技能竞赛及镇工会举办的运动会,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能水平,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据介绍,2025年以来,青铜峡市总工会针对蔬菜产业链上的技术短板,特别是种植中存在的育苗成活率低、病虫害防治经验不足、水肥管理不科学、采收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组织劳模工匠、农技专家开设“田间课堂”25场次,重点围绕港菜高效栽培、土壤改良、精准灌溉等关键技术进行集中培训,指导各族务工人员2000余人。
此外,针对产业链各环节需求,还开展港菜育苗、采摘、分拣等不同工种的劳动和技能竞赛14场次,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帮助各族职工提升专业技能。建设10个“异地有家”服务站,提供技术帮扶到生活关怀的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