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推動“兩個覆蓋”,江蘇召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推進會

記者黃洪濤 通訊員黃凱楓

2025年07月10日09:00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7月7日至8日,江蘇省總工會召開全省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推進會,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動員部署會精神,持續鞏固拓展深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推動實現工會組織和工作覆蓋全面提升,助力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全總蹲點組到會指導。

會上,揚州市總工會、常州市總工會、海安市總工會、宿遷市宿城區總工會、連雲港市贛榆區道路貨運行業工會聯合會、江蘇順豐工會等6家單位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作了交流發言。會議對江蘇省《關於開展2025年新興領域工會組織“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工作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作了解讀。與會人員進行了工作研討,赴南京鐵寧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江蘇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實地調研。

會議總結了全省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經驗。7年來,江蘇全省工會切實把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構建起覆蓋廣泛的組織系統、上下聯動的工作體系、多維立體的保障體系。聚焦“入會有門”“盼有所應”“行有所安”“呼有所應”,切實加強工會組建權益保障、加大精准維權服務力度、加強休息權益保障、加強訴求表達權益保障。其中,工會組建方面,全省工會緊盯新業態生產組織形式、社會組織形態、勞動者生活方式的新變化,不斷完善工會組織體系。創新體系,探索在全國率先成立省、市、縣三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行業工會聯合會,形成上下貫通、覆蓋全面的完整工作體系,實現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平台入會+駐地入會”﹔重點突破,分別與貨車司機、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群體頭部平台企業簽訂協議明確責任,以精准服務和便捷方式吸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行業覆蓋,聯合省委社會工作部等7部門印發《關於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行業工會建設和入會工作的意見》,依托政府職能部門、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推進貨運行業等不同層級的行業工會聯合會建設,使之成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和管理服務的重要載體﹔區域兜底,做實“小三級”工會,把工會建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身邊,確保入會有門、應入盡入。立體式、多層次、廣覆蓋的建會入會工作格局已全面建成,截至2025年6月,全省已累計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179萬人。

會議提出,全省工會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工會十八大精神,突出體系化、常態化、精准化、特色化,錨定“提升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目標,不斷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獲得感、安全感、歸屬感、認同感。要全面構建“立體建會”新格局,以開展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行動為契機,組建工作專班,採取召開片會、實地調研、隨機抽查、定期調度、建立聯系點、選派蹲點組等方式,加強工作督促指導,進一步加強新興領域工會組織建設,著力攻堅頭部平台企業建會、推進新就業形態行業工會組織覆蓋面顯著提升、推動“小三級”工會組織體系和工作體系更加健全、暢通多樣化入會途徑,不斷擴大工會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健全完善“精准滴灌”新體系,加大社會保障力度、整合社會資源、完善服務陣地網絡,精准化做好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工作﹔創新建立“長效護航”新機制,健全權益保障機制、加強法律源頭保護、開展“司機之家”規范化建設、探索新就業形態領域產改工作,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方式由活動式變項目化、制度化,實現常態化,長流水、不斷線﹔精心鍛造“蘇工暖新”新工程,深入開展“8+X”綜合服務集市、“我的站點我的家”活動、“工會時間”活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過集體生日活動,建立不同層級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小分隊,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項目化、品牌化、特色化﹔聚力構建“多方聯動”新生態,加強組織領導、凝聚內部合力、拓展外聯廣度和深度,形成整體推進、協同發力的格局。

(責編:盛月、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