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亞洲第一義俠”——安重根身前身后事

來源:工人日報  2014年01月21日11:12

“亞洲第一義俠”——安重根身前身后事
下一頁

  104年前,在中國黑龍江哈爾濱火車站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刺殺案:日本政壇大佬伊藤博文,被朝鮮志士安重根槍擊斃命。104年后,韓國和日本又為這起事件打起了“口水仗”。

  事情緣起於韓國計劃在哈爾濱火車站修建安重根紀念碑。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11月19日下午的記者會上針對此舉說:“我們一直告知韓國政府安重根是一個罪犯。這樣的舉動對日韓關系毫無益處。”而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泰永則指出:“如果回顧一下日本的帝國主義時代,伊藤博文是個什麼樣人物的話,就知道官房長官的發言是無稽之談。”他強調,“安重根義士為我國的獨立和亞洲的和平獻出了生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1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安重根在中國也受到尊重,中方將根據設立涉外紀念設施相關規定,研究推進安重根紀念碑設立事宜。

  對伊藤博文和安重根,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評價。他們的事業和事跡,也影響著他們各自祖國的歷史進程。

  伊藤博文,對日本來說或許是個功臣,但對中國和朝鮮半島來說,實實在在是個惡魔。1841年10月,伊藤博文出生於日本長州,其父是一個普通武士的養子。1863年5月,伊藤博文赴英國學習海軍。留學期間,他親眼見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物質文明,認為向西方學習才能強國。伊藤博文回國后積極參與到倒幕運動中。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伊藤博文走上政壇,逐步成為明治維新的骨干人物。1882年至1883年,伊藤博文又赴德國研究憲法,歸國后致力於制定日本憲法,並制定華族制度、內閣制度、皇室典范,設立樞密院(天皇最高顧問府)等。在伊藤博文身上有好幾個第一: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俗稱首相),第一任樞密院院長,第一任貴族院院長,第一任朝鮮統監,其中首相和樞密院院長當過四任。在他任內,日本參與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行動,發動了俄日對馬海戰。特別是1894年伊藤內閣以朝鮮東學黨起義為借口,發動中日甲午戰爭。戰爭期間,伊藤博文隨大本營來到廣島,親自參與指揮戰事。

  一連串的擴張、侵略,使日本登上了東亞頭號強國的地位,同時給中朝兩國造成了巨大傷痛。中國向日本割地賠款﹔日本在得到這些巨大利益時,還取得了對朝鮮的控制權。1906年3月,伊藤博文來到朝鮮,任朝鮮統監,成了朝鮮的“太上皇”。在朝鮮,伊藤博文逐步剝奪了“大韓帝國”政府的外交內政權,解散了朝鮮軍隊,朝鮮成了不折不扣的殖民地,雖然名義上“日韓分邦”。

  朝鮮被日本奴役,不甘屈辱的朝鮮愛國者掀起了風起雲涌的獨立救國運動,但在日本侵略者的殘酷打壓下,屢屢受挫,大量朝鮮人逃亡中國。這其中,就有安重根。安重根,字應七,因其胸腹上有7顆黑痣,1879年9月2日出生於黃海道海州(今朝鮮黃海南道首府)。安氏一族是順興名門,詩書傳家,祖上出現過不少儒生名士,安重根也自幼打下扎實的漢學功底。后來他在獄中完成的自傳《安應七歷史》和《東洋和平論》,都用漢字寫成。

  年輕的安重根,滿腔愛國熱忱,嘗試了多種救國路徑,如辦學校等,但都沒有成功。后來,安重根投奔了在俄羅斯海參崴地區活動的朝鮮義兵隊伍,被任命為參謀中將,帶300多人潛回朝鮮開展武裝斗爭,但被數十倍於己的日軍打得七零八落,隻剩極少數人逃出了朝鮮。1909年1月,安重根在海參崴把曾在義兵隊伍中共事的11位戰友聚集到一起,組成了“斷指同盟”。安重根蘸著鮮血,在一面3米長、2米寬的太極旗上,用漢字寫下“大韓獨立”4個大字。

  讓安重根揚名立萬的機會很快來到了。1909年10月26日,已經回國第四次出任日本樞密院院長的伊藤博文,來哈爾濱與俄羅斯財政大臣戈果甫佐夫商討日俄在滿洲的利益分配問題。當天上午7時,安重根坐馬車來到哈爾濱車站,俄羅斯官兵以為他是日本人,允許他進入站台。9時20分,伊藤博文從列車上下來檢閱俄羅斯儀仗隊,安重根在距伊藤博文隻有5米左右時,拔出手槍,從俄羅斯儀仗隊隊員的空隙中,向伊藤博文連開3槍。伊藤博文中槍倒地,安重根又擔心那不是伊藤博文,又對著一群日本人中走在最前面的幾人再發3槍,中彈者是日本駐哈爾濱總領事川上俊彥、伊藤隨行秘書森泰二郎和南滿鐵路理事田中清次,他們傷勢輕微,無性命之虞。伊藤博文被擊中要害,當天身亡。

  安重根當場被俄羅斯憲兵拘捕,不久被日方引渡。在日本設在旅順的關東都督府高等法院法庭上受審時,他大義凜然,以法庭為講堂:“我是為了具有4000年歷史的祖國和2000萬同胞,一舉處決蹂躪朝鮮主權、擾亂東洋和平的奸賊。”1910年3月26日上午,年僅31歲的安重根從容走上絞刑台,就義時身穿母親親自為他做的白色朝鮮民族服裝。

  伊藤博文遇刺事件,世界各地媒體爭相報道。日本報刊、朝鮮親日報刊和一些西方報刊罵安重根為暴徒、匪賊﹔而韓國多數報刊、中國和俄羅斯的一些報刊則盛贊安重根是愛國斗士、和平表達者。孫中山、梁啟超、蔡元培等中國各界名人,紛紛題詞賦詩,向安重根表達敬意,向朝鮮人民表示同情。“國家不幸詩家幸”,中國、朝鮮和韓國,都有反映安重根的文藝作品問世。

  立場不同,觀點自然有異。安重根,在朝鮮和韓國被視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英雄,日本高層官員卻稱之為罪犯。其實,日本在對待歷史問題和歷史人物上,一貫有著與他國相悖的言行,就是那些給亞洲各國人民甚至日本本國人民帶來巨大痛苦的二戰戰犯,日本右翼也都要為其翻案,隻不過那是鐵案,翻不過來而已。至於伊藤博文,客觀地說,在日本現代化道路上,他功勞不小。但他也是日本軍國主義大佬,是侵略中國、朝鮮的始作俑者和元凶。

  安重根的壯舉,可歌可泣,為他在當年刺殺伊藤博文的地方建紀念碑無可厚非。當然,從現代的觀點看,刺殺活動的作用有效但有限,靠刺殺活動不能讓朝鮮擺脫殖民統治。事實上,伊藤博文是反對日韓合邦的。他遇刺身亡不到1年,1910年8月22日,日本迫使朝鮮簽訂《日韓合並條約》。同年10月1日,日本將統監府改為總督府,正式吞並了朝鮮,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

【1】【2】【3】【4】【5】【6】
下一頁

(責編:曾偉、段欣毅)

 圖片新聞排行榜

  1. 1科學家在南極新發現巨大企鵝棲息地
  2. 2合肥:武警女兵練精兵迎“三八”
  3. 3“我幫媽媽變美麗”
  4. 4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增大
  5. 5山東煙台舉行森林消防應急預案實…
  6. 6飛行專業全體男生送婚紗“表白”…
  7. 72018全國兩會:人大代表審議…
  8. 8日本新燃岳火山七年來首次噴發
  9. 92018全國兩會:人大代表審議…
  10. 102018年兩會:人民大會堂庄嚴…